存在替代品情况下考虑消费者策略行为的动态定价和库存策略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txun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厂商定价成本降低,市场信息变得容易收集,动态定价策略也已经逐渐突破旅店业、航空业这些传统应用领域,被零售业等其他行业所采用。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厂商实施动态定价策略,消费者对这种销售手段逐渐熟悉,变得越来越理性。他们根据销售商过去的销售习惯以及对产品价格未来的变化趋势的理性预期,通过权衡不同销售周期购买产品所得到的消费者剩余来选择最优的购买时机。消费者的这种策略行为对厂商的决策产生了比较重要的影响。此外,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丰富以及竞争的压力,销售商往往销售多种具有相同功能的可替代产品。本文在上述背景下,研究了单个厂商销售两种可替代产品情况时,存在消费者策略行为的两阶段动态定价策略以及库存策略。   本文对研究动态定价问题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类,分析其不完善之处,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分别研究了消费者需求确定时仅存在策略型消费者的情况以及需求不确定时同时存在短视型消费者和策略型消费者的情况下单个厂商销售两种可替代产品的动态定价和库存控制问题,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在第一个模型中,假设市场上只存在策略型消费者,需求量是确定的,消费者对产品的估价是异质的,且呈均匀分布,通过相对估价系数构造两种产品不同周期内的估价函数,比较不同的消费者剩余得到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以及厂商的最优定价策略。此外还分析了只存在短视型消费者时厂商和消费者的决策。最后通过数值实验,分析了模型主要参数变化对最优定价策略的影响,发现消费者的策略行为会减小厂商通过动态定价所获得的额外收益。第二个模型假设消费者是混合型的,将消费者需求拓展为不确定的情况,厂商的决策变量除了产品折扣价格以外,还包括两种替代产品的初始库存数量。基于理性预期假设,根据消费者购买条件建立了厂商的期望利润函数,得到定价和库存的联合决策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得出了最优解满足的条件。在模型建立以及求解的过程中,综合应用了博弈论、最优控制理论、概率论等知识以及数学软件,为销售两种可替代产品的厂商的定价和库存决策提供了一些启示。
其他文献
大规模定制是21世纪企业竞争的前沿,它以客户个性化需求为中心,同时兼顾大规模生产的效率与成本。由于客户文化水平、专业知识、表达方式、购买经历等不同,造成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区域物流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区域生产加工、流通等领域的规模经济和社会效益,提升企业及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
摘要:随着我校校园网建设渐渐完善以及Internet技术的飞速发展,笔试考试无论是出题还是阅卷,大大增加了授课老师的负担,而且教考分离很难实现。开发基于校园网络的在线考试系统,将逐步减轻教师的工作量,提高考试质量,为在校生提供公开、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和田师专在线考试系统,大大提高考试水平和判卷效率,同时简化了考试的出题、阅卷、上传成绩等环节工作负担,并且同一门课程,同一班考生的考试题前后顺序和
厂商经常采取降价来促进产品销售,但面对一轮又一轮的降价促销,消费者变得越来越聪明。如在产品有降价的预期下,部分消费者会“持币观望”,等待时机再购买合适产品,这反过来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