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已经具备基本雏形,体现了时代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现代教育的需求。社会工作者以政府购买、机构派驻的模式进入学校环境,协助学校从学生管理、日常行政管理等方面来实现学校的教育目的。学校社会工作者将社会工作的专业工作理论与方法运用到学校情境中,通过联系学生、家长、学校、社区的多方力量来营造一个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在工作中,学校社会工作者需要扮演多个角色,当各种角色的工作理念或工作方法产生分歧时,就会产生角色冲突,这使学校社会工作者对自身角色难以定位,产生困惑。角色冲突因为专业价值理念的不同而产生,是导致工作者陷入伦理困境的原因。笔者通过对深圳市龙岗区学校中选取的4名学校社会工作者和1名高校辅导员进行访谈以及对相关文献的搜索与分析整理,从角色理论的角度,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学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冲突和伦理困境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归纳出学校社会工作者扮演着知心者、辅导者、咨询者、联系人、合作者、调停者、资源开发者和倡导者的角色,分析因上述角色冲突而产生的伦理困境有保密与否的选择困境、接纳与否的困境、坚持案主自决与否的困境、满足与妥协的困境和遵守职业道德原则的困境。本文尝试提出针对性的建议,能够解决学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冲突和伦理困境问题,进而促进我国学校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发展,有效实现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