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草蛉对豚草挥发物的行为反应及Orco基因功能分析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anh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草蛉Chrysopa pallens(Rambur)是一种优良的天敌资源,在自然界中能显著控制多种昆虫种群数量。在豚草发生区,发现豚草的气味能驱避大草蛉,对豚草天敌广聚萤叶甲起到了保护作用。为了探明豚草挥发物对大草蛉的行为调控作用。本研究中,通过大草蛉对豚草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及行为学检测,筛选出对大草蛉成虫有趋向作用的豚草气味化合物。同时对大草蛉转录组进行了测序,从中鉴定得到37个ORs并检测其在大草蛉成虫不同组织表达模式。进一步对大草蛉Orco结构进行分析,并验证其功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EAG反应及Y型管测定实验对大草蛉雌、雄成虫进行生理学研究,结果表明豚草挥发物中的9种气味化合物均能引起大草蛉雌、雄成虫的EAG反应,其中大草蛉对alpha-蒎烯、壬醛、樟脑和柠檬烯的EAG反应值较高。但大草蛉雌、雄成虫之间对9种气味化合物的EAG反应差异并不显著。Y型管测定结果显示大草蛉对alpha-蒎烯和柠檬烯表现为显著趋向,对壬醛和樟脑表现为显著忌避。2.基于大草蛉触角的转录组测序结果,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共鉴定得到了37个ORs,并采qRT-PCR分析研究了ORs在大草蛉雌、雄触角、头、胸、腹、足及翅中的表达量,结果表明28个ORs在大草蛉雌、雄触角中高表达或特异性表达,由此可推测其在大草蛉嗅觉识别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3.通过转录组测序鉴定得到的大草蛉Orco全长1467bp,共编码488个氨基酸。对大草蛉Orco进行生物学分析,大草蛉Orco具有7个跨膜结构,编码蛋白分子量为55.53KDa,等电点PI为7.93,具有64个磷酸化位点。该蛋白三级结构主要由а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缠绕折叠构成。另外,通过构建大草蛉Orco的发育树,结果显示大草蛉Orco与鞘翅目其它物种昆虫密切相关。大草蛉Orco组织表达分析结果显示Orco在雌、雄虫触角高表达,在翅中有少量表达。利用RNAi技术沉默大草蛉Orco,通过qRT-PCR分析得到注射ds Orco后24小时的Orco表达量显著下降。并经过EAG反应分析结果显示Orco沉默会降低壬醛的电位变化。可推测Orco在大草蛉行为调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氧化阿朴啡类生物碱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因其多种多样的生理活性备受化学家的青睐。Liriodenine、Dicentrinone和Cassameridine是典型的氧化阿朴啡类生物碱,具有多种良好的生
光整机作为冷轧镀锌生产中一件非常重要的设备,有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带钢板形等功能。延伸率作为衡量光整机轧制的变形指标,在带钢生产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通常的做法是将延
小麦粉掺杂是食品质量与安全的重要问题。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可以用来检测小麦粉掺杂,应用较为成熟。但此类方法耗时耗力、具有破坏性、技术要求高。食品工业需要一种无损、准确的方法来检测小麦粉的掺杂问题。高光谱成像技术结合了光谱技术和数字成像的优势,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质量和安全检测。本课题使用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来检测小麦粉中低浓度(0.02%-5%)的滑石粉和过氧化苯甲酰。在归一化后将样本图像中每个像
国网公司面临着向综合能源服务公司转型的发展压力,而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正是国网公司实现转型的关键突破口。同时,分析改革的动力、明确改革的实现路径有助于改革的顺利推进
强台风频繁登陆沿海城市以及密集高层建筑群体间的风干扰效应可能会对建筑围护结构造成破坏,尽管如此,近年来风工程研究者对开洞结构风致内压的研究仅限于孤立的大跨屋盖结构和民居建筑,关注点大都在于内压响应以及内压和屋盖外压的联合效应,少有研究开洞超高层建筑的风致内压问题。对于高层建筑来说,高空中的来流风速大,结构墙面承受的外压更大,故在强风中由于围护结构局部外压过大或飞掷物的撞击,门窗突然破坏而出现大开洞
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以其安全、高效和低成本等优点,在国内地下铁矿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该法是在散体覆盖岩石下崩落矿石和完成出矿的,矿石损失贫化大、回收效果差的问
本文运用线性稳定性理论来对粘性环状液膜进入可压缩气体环境失稳碎裂过程的理论研究。以气液相纳维-斯托克斯方程(N-S方程)为基础,经过量纲一化和线性化,分别得到液相控制微
目的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简称β受体激动剂)在食品中的非法添加一直是影响中国居民健康的热点问题之一,尤其多种β受体激动剂的混合使用以及新型结构类似物的出现,引起居民对
随着雷达探测技术的发展,提高武器系统生存能力已迫在眉睫。作为现代武器系统生存的重要手段,隐身技术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然而,目前单一损耗类型的吸波材料存在电磁波损
近年来,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醋氨酚(APAP)又称对乙酰氨基酚,其过量使用已成为引起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研究APAP诱导的药物性肝损伤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谷胱甘肽-S-转移酶A1(GSTA1)是II相药物代谢酶,能促进谷胱甘肽与有毒代谢物结合并排出体外,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肝细胞核因子-1(HNF-1)是肝脏特异性转录蛋白的成员之一,对于肝脏生长发育水平和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