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小课程衔接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150881519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教育是个体学习生涯的开端,小学教育是每个人进行文化知识学习的开始。朱慕菊等人开展的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表明,儿童从幼儿园刚刚进入小学面临着学习适应困难和社会适应困难。幼小衔接是基础教育领域中一个重要的课题,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幼小衔接教育最终还必须借助于幼儿园和小学的课程的实施来进行。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课程存在很大差异,这些差异直接影响儿童的学习,给儿童身心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本文尝试从一个新的视角进行幼小衔接的研究,即从儿童眼中去了解他们初入小学的一些看法和感受,从儿童的眼中去发现幼儿园课程与小学课程的哪些方面存在着差异,幼小课程如何进行有效的衔接,是本论文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通过访谈法、作品分析法发现儿童眼中的小学课程,具体从“我的教室”、“我的课程”、“我的课堂”、“我的时间”和“我的学业”五个方面阐释了述了儿童视角下的小学课程。在此基础上对于影响幼小课程衔接的可控性因素进行分析,主要从教室环境、课程设置、课程管理、教学方式和学业评价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部分根据对幼小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了如下建议:一是是教学环境更温馨自主。小学在教育环境应该积极向幼儿园靠拢,例如采用包班制教学、教室环境区域化、课桌安排更方便儿童合作学习等,从而减少学习环境的变化给儿童带来的陌生感,使得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环境体现整体性、连续性。二课程安排更灵活丰富。为了保证儿童处于幼小衔接期的儿童能顺利的、较快的过渡到小学的学习生活,在衔接期间的课程应该:首先,使学校低年龄段的核心课程安排更灵活。其次,增加非正规课程的安排,让课程更丰富。再次,小学的课程组织体现综合性,可以参考幼儿园主题式课程模式。三是课堂教学更轻松愉快。小学教师应该丰富课堂的教学材料,注意教学的直观性、游戏性和情境性,充分发挥儿童的主体性;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让儿童“先动手”,“再动脑”,还应注意游戏的应用;课堂中师生互动中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与支持;在开学初适当的减少课堂上的指令,对孩子不要太严厉。四学业评价更多元化。评价不仅仅限于评定学生的等级,首先,树立以儿童的发展为核心的评价观。第二,注重评价目标的多样性。其次,要注重评价的过程性。最后,评价形式和方法应该多样化。五国外有效经验的借鉴。发展我国的幼小课程衔接过程中,可以尝试借鉴西方的经验。主要介绍了国外的教师角色的衔接、学习环境的衔接、课程设置方面的衔接、课程内容组织方面的衔接几方面内容。
其他文献
<正>《神农本草经》是中药学的源头之一,其中药物的功效叙述存有内在规律。药物功效各异,但功效存在相同或相近的描述,是否可按功效加以分类呢?笔者尝试从功效的描述入手,对
罗伯特·本顿(Robert Benton)的《克莱默夫妇》以其自然细腻的手法表现了一对普通美国夫妇的家庭变故。影片人物的情感冲突和价值纷争具有深刻社会内涵,给观众带来了无限的思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稳定与社会的和谐。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现代农业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各种农业机械设备的应用有效的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
<正>【编者的话】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是中国人了解苏联的唯一来源。近二十多年来,中国学者的苏联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是一些专题性研究。但是,市
<正>贺菊乔教授系湖南省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学术继承人,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学验俱丰。尤其擅长中医男性病的诊治,对男性不育的治疗有
近年来,随着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公民意识的觉醒,政府公共服务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自身服务质量,通过向企业“取经”,政府机关引入
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健康的概念的界定是:“健康应该包含4个基本的方面:最起码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以及社会适应良好。”由此可见社会适应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性。迈向
本文对中美两国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提出有利于中国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良性发展的建议。论文主要运用文献学方法、田野调研法、案例分析法、比较法等4种
《杜拉拉升职记》和《穿普拉达的女王》同样讲述一个有关职场奋斗的故事,同样表现一个小人物的成长史,同样表达了生存的残酷、生活的归属、时尚的元素等话题。因为这两部影片
城市出入口机动车 OD是城市交通规划中进行交通需求预测的一项基础资料。根据我国中小城市出入口交通的实际情况 ,提出适合于中小城市实际的出入口机动车 OD调查方法和其扩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