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事件频繁发生,给银行带来巨大的损失额。这使得银行和监管当局已经认识到加强操作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目前,操作风险成为银行业三大风险之一,《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规定了操作风险将正式纳入监管的最低资本监管要求。近几年,随着我国银行业操作风险事件的频发,不仅已给银行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同时也给银行业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提高我国银行业操作风险管理水平,建立适合我国银行业的风险计量模型,完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重在运用事故树对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进行有效地识别,并且运用CAPM模型中的收入模型测量了我国6家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从而提出提高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水平的相关对策建议。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国内外文献关于对操作风险的识别、计量和管理控制的相关理论研究的现状,依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界定了操作风险的定义、分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特点,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定义和分类标准。依据内部控制理论阐述了引起操作风险的内在原因和操作风险的相关特点,依据全面风险管理理论说明了银行风险管理不能只局限于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还要注重操作风险的管理。通过收集的近几年操作风险案例,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现状,说明了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操作风险,而且操作风险给银行带来的损失比较大,同时收集了2005-2011年191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操作风险事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统计分析,从而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事件的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从统计分析中了解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一些特征。并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部析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成因。利用事故树分析方法对其操作风险进行识别分析,从而得出员工的违规操作和高管金融诈骗是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主要诱因。运用CAPM模型中的收入模型法,以六家上市银行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分别分析和比较不同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情况,从而得出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操作风险,而且国有控股银行的操作风险大于股份制银行。最后,通过识别和度量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并依据操作风险的成因分析,提出了建立完善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操作风险准备金账户和损失数据库和操作风险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相结合三方面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