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豫西山地生态经济综合区划研究——以洛宁县为例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hjxl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运用生态经济学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方法,在分析、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传统的区划研究方法和现代的地理信息技术结合,以网格作为区划的基本单元,采用"自下而上"的区划方法,以地处豫西山地的典型地区洛宁县为例,对复杂的自然生态要素与人类活动的时空变化及相互作用运用GIS分析手段进行分析和表达.根据不同区域所表现出来的对生态变化与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变化的承载力差异,进行小尺度的县域生态经济综合区划.将洛宁县划分为四个生态经济区.分区结果的命名综合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地域特征和该区生态经济发展的方向.分别为:川涧原岭相间生态重建与工农旅综合发展区;东部原岭低山相间生态保护型与粮林烟发展区;中部原岭低山相间生态优化型与林果矿业发展区;西部低山中山相间生态保育林旅业发展区.通过对各生态经济区特征的分析,旨在协调日益激化的人地矛盾,探索生态经济的发展方向、途经和对策,为豫西山地中尺度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经验和样本.
其他文献
人类进入21世纪之后,休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热门话题,未来,人类将走过“信息时代”的高峰,迈入“休闲时代”。《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的不断完善,和《国民休闲纲要》、《旅游
季节雪盖是地表气候与水文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区域气候中扮演着重要的传输角色、影响着当地和区域的气候系统和气象。积雪和高山冰川是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和赤道附近的高海拔地区河流和地表水的最大补充来源。季节雪盖的含水量和融化时间是积雪水文学家关心的两个问题。 积雪微波遥感能全天时、全天候监测积雪面积的动态变化、提供积雪参数反演研究的数据源,提供模拟和预报融雪径流相关的积雪参数和相应的时空变化信
随着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文化转向和社会转向,学者们越来越关注实际生活中“人”的日常活动,更加关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行为规律。城市地理学从关注城市体系、城市群等
论文的内容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进行社会经济分析论证的必要性.分别从论证分析与土地利用规划的相互关系,科学规划需要分析论证,原有土地规划存在着
运用模式理论研究分析了单模光纤法布里-珀罗传感器(EFPI)在白光条件下的输出干涉谱,理论推导出反射光干涉光谱的归一化函数表达式,分析得到输出干涉谱受法布里-珀罗腔的腔长
本论文以具有我国南方红壤性质的红壤、向北逐渐过渡黄棕壤、棕壤分布的江苏省全省为例,利用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资料,在ARC/INFO、ARCVIEW、MAPOBJECT和VB等软件的支持下,并以建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and use/land cover change,LUCC)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世纪以来,LUCC研究一直是地理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土地利用/土地覆盖
土壤是人类以及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合理利用土壤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传统的土壤数据获取方法是通过野外采样,实验室分析,以及零散的历史土壤数据来获取,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