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水资源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大力推行节约用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并已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而中水回用在节水减排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济南市节水减排目标任务要求,“十一五”期间中水日利用能力要达到17万吨,此项目标任务是紧迫和艰巨的。济南市的中水回用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成绩,但离实现节水减排的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而且随着形势的变化,随着中水回用工作的深入,开展中水回用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若不进行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将影响中水回用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严重威胁着节水减排目标的实现。本文从公共经济学理论出发,首先通过对公共经济学等公共产品理论的理论分析,揭示了中水的经济属性:混合产品属性、自然垄断性、外部性、与自来水的相互替代性,分析了政府机制、市场机制两种配置社会资源的方式及其单方供给的弊端,提出了中水回用的政府和私人联合供给机制,明确了在中水回用中政府和市场所应起的作用,明确了制约节水减排目标任务实现的因素和济南市中水回用存在的问题,系统分析了抑制和阻碍济南市中水回用发展的问题根源,探求实现节水减排目标任务的途径措施,回答了济南市应当建立怎样的中水回用的管理体制、机制,让人们“要我回用”变为“我要回用”。本文提出,中水是一种兼有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两种经济属性的混合产品,是一种“私人性”和“公共性”两种属性按一定的比例进行配比的混合物,不同的用途其“私人性”和“公共性”比例关系是不同的,它的“私人性”和“公共性”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是动态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经济技术条件的变化,中水的“私人性”和“公共性”也会发生比例的变化。中水具有外部性,中水回用就是由负的外部经济转变为正的外部经济的过程,把污水由“废物”转变为“资源”的过程,由消费者对消费者的负外部性转变为生产者对消费者的正外部性的过程。本文提出,中水回用产业是介于一般竞争性产业与纯公共福利部门之间的混合性产业,中水回用经营制度安排应走市场与政府混合机制调节、私人部门与公共部门混合经营之路。城市中水回用的有效供给不能完全依靠市场化,政府应在中水回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结合济南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构建城市中水回用的政府和私人联合供给机制,以加快济南市中水回用产业的发展。本研究不仅对济南市今后的中水回用工作提供理论支持,而且对其他城市的中水回用工作也有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