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各种市场上普遍存在着噪声现象,但是由于股票市场所特有的虚拟性和交易者对信息的依赖性,噪声表现的更为突出。存在于我国股市上的噪声与西方学者所观察到的市场现象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而且在持续时间、涉及范围及表现程度上甚至要比西方发达金融市场严重的多。因此,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笔者批判地借鉴西方噪声理论,实证研究了我国股票市场的噪声状况。从某种程度上讲,这项研究对于股市信息分析、制度建设、股市监管等工作都具有参考意义。 噪声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唯物主义辩证法指导了整个研究过程,实证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成为主要的分析武器。涉及到具体的问题时,制度经济学、博弈论、统计学、价值理论的研究工具也得到充分运用。 本文首先从分析股市噪声的两种定义入手,明确了相关概念,接着提出了股票价格实现的两次背离思想,从而使噪声研究能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然后在介绍噪声理论基础模型(DSSW)的基础上,得出了噪声交易能影响股票价格并为噪声交易商创造生存空间的结论,以及噪声交易对股市的正反两面性影响。随后,在我国股市噪声的实证分析中,笔者主要从噪声表象、状态和股市效率等三个方面对我国股市加以研究,证实了:我国股市的噪声状况已非常严重,整个市场效率低下。文章紧接着分析了我国股市产生的制度性原因以及发行、交易、退市和信息披露等四大制度的缺陷,创造性提出了“制度性噪声”的概念,并阐明了制度缺陷的内涵和生成原因。所谓“制度性噪声”是指因股市制度构建的缺陷所导致的股票价格长期偏离股票均衡价值的状态,而我国股市制度性噪声的根源在于:强制性制度变迁中形成的制度缺陷。在最后一章中,笔者建议,对我国股市功能进行战略性重新定位,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具体措施改进现有四大股市制度和抑制噪声。由于噪声治理是个复杂工程,在文章结尾处笔者提议:强化其他市场主体的作用,转变政府唱独角戏的观念,对股市噪声进行共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