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城镇数量约占全国城镇总数的一半以上。重庆、青岛、香港和攀枝花等都是著名的山城。山地地区城市公园由于独特的的地形特征与自然生态条件,造成其景观要素与景观秩序构成与平原城市公园的明显差异。相应地,山地公园具有不同的空间形态特征。由于山地城市地形“基底”的高低起伏,从而形成了许多特色鲜明的地形景观,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山地城市公园的地形设计需要在起伏多变的自然地貌条件下,建立起符合人们视觉美感的层次丰富的视觉空间,同时,还要发觉其独特鲜明的地方特色。在山地城市公园的地形空间规划中通常只是简单的沿袭平原地区的规划理论与方法和布局结构模式,使山地城市公园的景观建设难以因地制宜的适应千姿百态的山地地形环境的要求,造成“建设性的破坏”或“破坏性的建设”,使山地城市公园原有的鲜明个性、地方特色逐渐消失。因此探讨适合于山地城市公园的地形设计途径与方法,改善山地城市景观环境,建构具有山地城市公园自身特点的地形形态,建立山地城市独有的公园地形设计理论,使之走上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同时也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广人景观设计人员找到一条山地城市公园地形建构的设计途径。本文参考古今中外地形设计理论,结合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及设计实践,对山地城市公园地形空间的布局原则与途径作出建设性的思考与总结。全文包括基础研究、实证研究以及规划设计原则与途径研究三大部分。从空间、尺度、道路、节点、水体、竖向等角度出发,分析地形与山地城市公园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充分挖掘地形冈素在山地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和设计途径。同时结合山地城市公园的地形特征,使所设计的地形空间在景观空间中得到最佳的应用和最佳形式表现。地形设计的总体原则应该是顺应地形地势,在适当的地方开掘地形空间,尽量减少对原始地形的破坏。山地城市公园的视觉景观的最人特征是平视景观、仰视景观、俯视景观、纵深性视野景观兼而有之。这也是山地城市公园景观更加吸引游人的地方。在地形设计中,充分利用山地景观的地形特征利视觉特性,建立可俯、可仰、可探的复层景观体系(如复层广场、复层水体、复层植物景观等),开掘山地城市公园景观的独特的地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