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传统工业逐渐衰落。城市中出现了大量工业遗址,后工业景观如雨后春笋般四处生长。这表明后工业景观已经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重要课题,在我国更是方兴未艾。然而,现在大量后工业景观的设计实践中都存在设计不够深入,流于形式,缺乏内涵的问题。所以,从理论上探求系统化、体系化的设计方法论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本文运用设计语言的方法研究后工业景观的设计实践与理论。综合运用实地调研、文献研究、经验总结、语言学等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将设计语言的理论应用于后工业景观设计实践中。首先,阐述后工业景观的概念、类型和发展历程;回顾建筑和景观设计语言的重要文献和理论;用设计语言的方法分析后工业景观的设计元素、设计方法和使用环境,构建后工业景观科学的语汇——语法——语境的研究体系。其次,在语汇部分,明确了后工业景观语汇具体性和分离性的特点,按照场地、建(构)筑物、工业设备、雕塑小品、废旧材料和植物种植分类,对语汇具体的表现形式、使用频率、历史文脉和工业表达等方面进行分析,提炼出后工业景观的经典语汇;在语法部分,明确了语法抽象性和普适性的特点,主要从空间组织、尺度协调、新旧关系、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阐述,形成后工业景观的核心语法;在语境部分,明确了语境复杂性和动态性的特点,从社会文化、场地特征、经济预算、使用需求、设计理念等方面进行阐述,找出影响设计的关键语境。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指出本研究对我国后工业景观设计的实践意义和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通过对国内外大量案例分析,本文从设计语言的角度出发,构建出后工业景观设计语言框架,总结出典型语汇、核心语法和关键语境,在后工业景观设计方法论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这对目前我国迅速发展的后工业景观建设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