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研究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aijj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民主与法治不断完善的今天,我国政府审计蓬勃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需要进一步丰富和拓宽审计领域,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践经验,加深对绩效审计的认识,对审计工作进行合理长远规划。但我国政府审计工作的现状仍是以财务审计为主,对于绩效审计方面不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还比较陌生,还缺乏充足的经验。所以我国目前审计工作重点主要是放在对绩效审计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提高绩效审计工作水平,促进我国绩效审计发展。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法,通过检索、查阅国内外关于绩效审计的各种文献阐述绩效审计的概念、特点以及开展绩效审计的目的和意义。结合绩效审计开展较早并且效果较好的西方国家,分析其发展历程和特点,归纳总结出我国可借鉴的启示。以深圳市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原因是深圳在开展绩效审计方面走在其它省市前列,但是研究时间大多数都在2010年之前,缺少近些年研究成果。故在此基础上结合深圳市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环境、审计人员素质、法律法规、模式等方面,指出影响深圳市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原因。最后从创新审计方法、强化绩效审计规范化建设、完善绩效审计相关法律制度、增强审计人员专业能力角度,具体提出推动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对策。总体来讲,我国应重新定位绩效审计在政府审计中的角色和地位,吸取西方国家先进技术经验,改善束缚绩效审计发展的外部条件,加强绩效审计成果运用,提高审计人员综合能力。使绩效审计成为民众参与监督政府权力的一种手段,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绩效审计事业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地方公共投资项目是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步入快速发展阶段,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为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创造了较好的条件,成为地方公共投资项目建
“集权的简约治理”是我国帝制时代形成并长期维持的基层治理模式。晚清以来,随着乡村社会自身的变迁与国家政权建设的推进,“简约治理”模式逐渐被国家制度的设计者所摒弃,
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如何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善经营"的"三农"工作队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本前提。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伊始,越来越多的乡村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居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由于我国生活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一些疾病开始侵蚀我们的身体。近些年来,我国逐渐走进老龄化社会,心脑血管疾病一直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