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30年,中国无疑是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过程最快的国家之一,但与此同时也是失业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自1978年结束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后,中国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从行政干预到市场主导的重要发展历程。其中对外贸易战略的调整以及劳动力就业市场运行机制的转变是改革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中国失业率较高的因素很多,诸如劳动力人口数量、经济增长速度、劳动生产率、国际贸易以及工资水平等,由于近年来我国贸易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贸易自由化已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故而本文将研究视角具体为贸易自由化对就业效应的影响。出口扩大会拉动就业,同时进口增加可能会减少部分就业机会,最终要取决于进口品的最终用途。因而贸易自由化既可能付出成本,也可能从中受益,其净效果取决于双方力量的消长。
本文在对贸易自由化的界定以及衡量方式确定的基础之上,运用贸易自由化及相关基础理论为指导,通过对贸易自由化影响就业机理的概括和梳理,对我国实施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以及劳动力就业市场进行现状描述,选取我国制造业部门为研究对象,按照工业统计口径重新集结进出口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和投入产出分析两种分析方法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进出口对就业总量效应。得出的主要结论是贸易自由化对就业量的总体影响是积极的。分行业和分国别的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针对制造业不同行业,对外贸易对就业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并且进口替代对于就业影响的不确定性得到证实:而与不同贸易伙伴国的贸易无论是在总体还是具体行业层次上均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