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理论框架下的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过去式习得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1681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过去式的习得是二语习得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国内外研究者大量的研究表明一般过去式通常难以被二语学习者习得。对中国学生来说,也存在自然习得顺序,母语迁移,形态学的差异,以及动词和副词的标记差异。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者已经从词汇体,动词突显以及标记性的角度研究了时体与时体习得。但是从认知角度对英语时态习得的研究还很少。本文旨在从输入处理理论的角度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对一般过去式的习得情况。本文具体提出以下两个问题:1.为什么一般过去式对于中国英语学习者来说难以习得?2.为什么中国英语学习者对一般过去式的习得过多依赖于对时间状语的理解而不是英语过去式的语法标记-ed。根据提出的问题,本文提出两个假设:假设一:由于在汉语中,过去时间的表达依赖于表示时间的词汇,而英语过去时间的表达是由词汇标记和语法标记-ed共同决定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处理过去式时,会优先处理英语句子中的词汇标记(即表示时间的词汇)而将语法标记视为冗余部分,不予处理或推迟处理。假设二:在英语过去式的处理上,高水平英语学习者比低水平英语学习者成功。通过实验,假设一得以验证,假设二被推翻。本文采用语料库分析与诱导性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过去式习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在两个诱导性实验中,受试者为60名非英语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30名英语专业三年级的学生和30名语言学专业的研究生,分别完成翻译与作文两个任务。本文作者将他们的测试结果用图表说明并通过SPSS 13.0来分析与显示描述性数据。为了证明观点,作者还采用了幻灯片制作的方式。结果表明,学习者水平的高低与过去式的处理联系不显著。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过去式习得大都依赖于句子中的时间状语,从而忽略了-ed的作用或将其延后处理。可能原因有:学习者第一语言语法分析方式对第二语言的影响;学习者的语言水平;第二语言的输入(突显与否,标记程度)对二语学习者的影响。基于实验研究结果,作者对英语的教与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同时文中也提出了本研究的不足及对以后相关研究的建议。
其他文献
水利工程验收是检验工程建设成果的重要手段,其制度建设至关重要。本文从目前水利工程验收的实际情况出发,总结当前验收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或不足,并结合国家有
本文以杨宪益、戴乃迭翻译的儒林外史(The Scholars)为参照,运用功能对等理论对《儒林外史》中带标记的被动句进行了研究,多年来关于汉译英被动句式的翻译研究主要以定性研究
词汇教学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进行成功的词汇教学能够帮助学生顺利地提升语言使用的质量。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核心,在语言使用中起决定作用。在
交流是外语学习的目的,在特定的场合,与特定关系的对象达成顺畅的交流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非常重要。像“拒绝”这种容易引起误解的语言行为,对日语母语者来说也是有一定的困
长期以来,写作一直被视为中国外语学习者学习的瓶颈。学习者在英语学习方面“投入多,产出小”,且不能有效地运用英语。该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王初明的写长法(2000)就是一种解
中国先秦时代的先哲们,基于对人民在社会中所起的重大作用的认识,催生和发育了中国古代早期的“民本”思想,这一思想为后代历世学者所继承和弘扬,它贯穿了中国哲学的始终。现
边缘介词在最近几年的语言学研究中日益受到关注,但重点皆放在普通的定义,分类等方面。本文则以边缘介词的习得程度为切入点,从深层次剖析学习者为什么对这一类介词的学习存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术后切口裂开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普外科行剖腹手术的患者资料,探讨腹部切口裂开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结果高龄、合并糖尿病、营养不良
当前,在汉语环境下的法语跨文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模式固见。模式固见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在文化教学中应当如何匡正?本文主要针对这几个问题从民族中心主义、认知
·多年来,如何帮助第二语言学习者提高写作质量一直都是英语教学的老而热门的话题。传统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记忆单词并尽量使用来提高写作。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对学生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