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牧对内蒙古锡林河流域羊草草原土壤呼吸的影响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gehao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定位站为研究基地,以内蒙古锡林河流域温带半干旱典型羊草草原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试验与室内化学分析相结合,统计分析了不同环境因子与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自由放牧、围栏封育)对温带半干旱典型羊草草原土壤呼吸的可能影响;建立了土壤呼吸通量与环境因子之间的数值关系模式;同时利用一年连续完整的观测数据对羊草草原土壤呼吸年排放/吸收量进行了估算;并估测了根系呼吸对草原土壤呼吸的贡献,初步探讨了根系代谢在土壤排放N2O和CH4过程中的作用。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放牧对羊草群落土壤呼吸的影响放牧没有改变羊草群落土壤呼吸的季节性变化特征,但使土壤呼吸速率的变化趋于平缓,其变化幅度小于封育样地;在生长季放牧样地土壤呼吸速率显著低于封育样地,冬季两样地土壤呼吸强度相近,均处于较低水平,而且出现负通量的现象,放牧使羊草群落土壤呼吸年总量下降了33.95%。从全年来看,温度是羊草群落土壤呼吸最主要的影响因子,同时放牧提高了土壤呼吸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封育样地和放牧样地土壤呼吸与温度因子均显著相关(p<0.01,n=15),其中与10 cm处地温相关性最好;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得出,在生长季水分影响作用高于温度,成为土壤呼吸的主要限制因子,羊草群落封育样地0~10 cm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可以解释土壤呼吸变异的87.4%,放牧样地10~20 cm和20~30 cm土壤含水量的共同变化解释了土壤呼吸变异的74.9%。(2)应用根系生物量外推法进行草原生态系统根系呼吸与土壤总呼吸的区分应用根系生物量外推法测得在生长季锡林河流域羊草群落自由放牧样地根系呼吸占土壤总呼吸的比例介于55.1%~72.9%,平均值为59.5%;土壤深层水分与土壤总呼吸的关系十分密切,20~30 cm土壤含水量解释了土壤总呼吸的88.6%~96.5%;根系呼吸与地表温度、10 cm地温以及20~30 cm土壤含水量关系密切;根系生物量的大小是决定土壤总呼吸以及根系呼吸的主要生物因子。根系生物量与土壤排放CH4速率具有明显的线性相关,但是由于土壤微生物对CH4既有吸收又有排放,因此,土壤排放CH4速率仍然没有规律可循。土壤排放N2O速率与根系生物量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其他文献
本文以光叶紫花苕为研究材料,利用3414试验研究了光叶紫花苕的最佳施肥方式,找出制约其生长发育和养分累积的关键性因素;通过与小麦、油菜间作实验研究了间作模式对三种作物生长发育、养分累积的影响;翻压光叶紫花苕做绿肥,研究其与化肥不同比例配施对土壤肥力、烟草生长发育、养分吸收及碳氮代谢的影响。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在本试验条件下,施用氮肥对光叶紫花苕生物量与养分积累量的作用不显著,在生产过程中,可不施或
磷是植物正常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尽管大部分的土壤全磷含量都比较高,但磷很容易被土壤所固定,因此,其有效性较低,难以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大豆(Glycine max)是重要的经
铁是植物不可缺少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参与了植物中许多生理代谢的过程,柑橘一般采用砧木嫁接方式进行繁殖,砧木作为提供根系的材料,是果树生长的基础,对植株的生长、结实率、果实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东南亚地区是全球消费稻米最多的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等,缅甸人均消费水稻可达到650 g/person/d的水平。在我国,人体摄入的无机砷约60%来源于大米。近些年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多地出现了水体或土壤砷(As)污染的现象,土壤中As的存在较为持久,土壤中的As通过作物的吸收能够在作物中积累,这个问题对于水稻更为严峻。因为水稻生长在长期淹水或间歇性淹水的环境中,淹
随着工矿业的发展、农业污水灌溉、污泥和磷肥的施用等,农田土壤Cd污染日趋严重,特别是稻田污染,稻米安全受到影响。Cd污染问题已成为威胁土壤生态安全和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减轻Cd对水稻的毒害,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本文以两份对镉积累吸收能力不同的水稻保持系材料(宜香B、E2B)为供试材料,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不同钙水平处理对镉胁迫下水稻幼苗根系形态、镉化学形态分布及谷胱甘肽含量
本文以长期定位于三江平原的白浆土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施肥、耕作、轮作和连作条件下,作物产量变化、土壤有机质的演变规律及其与土壤养分有
试验选取黑龙江省海伦市光荣村有代表性的黑土,研究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农田黑土肥力的影响。本试验设7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种植作物为玉米,以当地常见的腐熟牛粪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