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保塑型聚羧酸减水剂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来源 :山东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ck85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普通建筑材料难以满足各种现代工程对于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要求。本课题在高减水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基础上研发了新型超保塑型聚羧酸减水剂。首先采用溶液型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分散性能良好的减水型聚羧酸减水剂。设计L16(45)正交试验,分析各个因素的影响,确定最优的配比和工艺。试验确定高减水型聚羧酸减水剂PC-C最优配方为5∶1的酸醚比,4.5%的链转移剂用量,0.45%的引发剂用量,滴加2.5 h,保温1 h。使用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和丙烯酸羟丙酯HPA对PC-C进行改性研究,研究水泥胶砂流动度保持性能。分析试验结果,在AMPS替代量为60%时,合成普通保塑型聚羧酸减水剂BTB,BTB初始扩展度及其中期保塑性能较优;在HPA替代量为40%时,合成超保塑型聚羧酸减水剂BTC,BTC初始扩展度及其后期保塑性能较优。并且通过调整不同的pH值,确定不同pH值对产品保持性能及存放时间的影响。试验发现:pH值为7时,保塑型聚羧酸减水剂效果最佳。采用凝胶色谱检测方法对高保塑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进行分析。表征发现:聚羧酸减水剂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与宏观分散性能相符。对粉煤灰、矿粉、硅灰三种常用矿物掺合料在高性能混凝土中进行单掺及复掺试验。试验发现:随着粉煤灰和矿粉的掺量增加,高性能混凝土初始流动度和后期经时流动度整体上呈现增长的趋势,3 d强度有所下降,对后期强度无影响。随着硅灰掺量的增加,高性能混凝土初始流动度和后期经时流动度出现一定程度的减小。对三种矿物掺合料进行复掺,试验确定FA∶KF∶GH比例为13.5∶13.5∶3,并且总量取代30%的水泥时,高性能混凝土和易性及其强度发展较好。通过PCC与BTC、BTB在小坍落度混凝土中进行复配试验,在BTC∶BTB∶PCC比例为2∶4∶4时,配制的小坍落度高性能混凝土1 h坍落度变化不大,满足160180mm的要求,和易性较好,收缩率较低。拌制的小坍落度混凝土在济南轨道交通R2线,地下连续墙工程施工中得到了成功应用,经相关部门检测合格。
其他文献
建筑工程的信息化是用自动控制、通信、计算机等信息聚集处理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建筑工程技术手段与施工方式,不断完善建筑工程技术与施工手段,使其更为合理、更为科学,使效
利用电化学工作站,对SAF2906超级双相不锈钢的耐点蚀性能、耐晶间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AF2906在3.5 wt Na Cl溶液中,具有比较宽的钝化区,以及较小的腐蚀电流密度(0.1
农民市民化是指农民向城市转移并逐新转变为市民的一种过程和状态 农村劳动力转移并不等于市民化,但农民市民化必然先有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 借鉴国内外不同理论学派的正
<正>《金融论坛》是由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与中国城市金融学会联合主办的金融学术性月刊,被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
通过对影响船舶企业职工健康危害因素的分析及加强健康监护措施的探索,进一步做好职工健康监护的策划、组织、管理,不断提升船舶企业职工健康管理的综合质量,关注生命、关爱
血管生成通过给予营养和氧气供应以及为远处转移提供通道,在恶性肿瘤的生长和扩散中发挥关键作用。血管生成涉及诸多生长因子及信号分子,其中一些脂质介质通过调节血管内皮生
沥青纤维碎石封层是一种新型的路面建养技术,具有其他养护措施无法实现的优点,本文结合该技术在浙江省实际工程的应用情况,介绍了纤维碎石封层的特点、适用范围、材料要求及
通过计算机来对物理现象和过程进行模拟能够帮助人们发现新的理论和规律,指出算法应该是计算机模拟物理过程的重要基础,探讨了物理学家对算法本质的探索及对应领域的发展现状
<正>目前,国内很多医院开设了孕妇学校,但相当一部分学校缺乏系统管理,教学管理不规范,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千篇一律、教学对象局限、教学质量缺乏评价、场所设施条件不好
质疑是创新的基础,是创造型人才必备的良好思维品质。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依据新课标要求,并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努力创设质疑情境,转变教学观念,利用物理学史、探究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