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东省作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确定的2010年首批低碳试点省区,应积极研发低碳技术,以绿色能源产业替代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加快向低碳转型的步伐,以应对2020年开始生效的《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本文立足于广东省碳排放以及进出口贸易隐含碳的现状,利用排放系数法估算出2000-2011年广东省的碳排放总量与排放强度,估算结果表明2007-2011年广东省碳排放量快速增长,而碳排放强度则稳速下降。其次,本文通过投入产出法进一步分析广东省18个出口部门的碳排放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高出口高排放及低出口高排放的部门在出口贸易中仍占较大的比重。在此基础上,参照三种碳税征收方案,可以看出碳关税征收对广东省出口部门的影响可能会超过反倾销和特保等等。再次,通过Kaya恒等式和LMDI因素分解方法,从能源结构效应、能源效率效应、经济规模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四个方面分析了各因素对广东省CO2总排放量的贡献值和贡献率,不同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各异。其中,能源结构效应与能源效率效应为负效应,而经济规模效应与人口规模效应则为正效应。正效应变化较为平稳,负效应变化中能源结构效应较为平稳,而能源效率效应变化比较明显。能源结构效应与能源效率效应不断负向延伸的趋势昭示了积极调整能源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对于减排任务的必要性与迫切性。经济规模与人口规模的正效应说明,现阶段广东依然处于碳减排的发展阶段,若要大幅度减少碳排放,只能以牺牲GDP的方式来实现,这对于广东省的经济发展显然是不利的。最后,本文在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积极的政府调控与适度的出口行业扶持和提高能源利用率、优化能源结构等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