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王国维、鲁迅这两位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和文学史上的先觉知识者为比较研究的对象,探讨他们同中有异的精神发展路径和在文化及文学领域所作出的“先觉性”贡献,以期为现代知识分子提供一份有益的“历史参照”与“历史启示”。全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引论,交代本论文撰写的缘起、目的、价值及两位同途殊归的先觉知识者王国维、鲁迅共处的时代文化背景与面临的问题。第二部分探讨王国维、鲁迅在生命哲学及其践履方式上的异同:面对生命悲剧,他们都有着“绝望”体验,由此而形成的却是王国维始终面对自我的“解脱绝望”的生命哲学践履方式和鲁迅坚持个人与社会相结合的“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践履方式。第三部分探讨王国维、鲁迅面对中西交汇的文化大潮,在同一的“取今复古”文化立场上形成的不同的文化选择路径:在对中西文化全面认识、吸取的基础上,他们以自我主体创造性要求来建构文化资源,都有“取今”、“复古”的文化选择原则;不同之处在于王国维从“取今”转为“复古”,并且坚持“复古”的文化选择路径;鲁迅“取今”的同时“复古”,最终走出“复古”“别立新宗”的文化选择路径。第四部分探讨王国维、鲁迅在文学理念、文体选择、文学创作实绩等方面的异同:在文学理念上,他们都强调文学“本体论”,反对“工具论”,而且在坚持文学“本体论”的同时又有着文学“价值论”的诉求,但王国维坚持的是面对自我个体的内在功利性诉求;鲁迅坚持的是由自我个体出发面对他人世俗当下的社会功利性诉求:在文体选择上,由于多方面复杂因素的影响,王国维选择的是单一的古诗词的文学体式;鲁迅选择的是多样的新诗、新小说、新散文的文学体式;在文学创作实绩上,他们在各自文学创作领域都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特点,相异的是王国维在有关传统诗词的文学创作与评论中寄寓“现代性”质素,从而在传统文学领域作出了开拓性贡献,而鲁迅在现代小说、现代散文等创作实践中蕴含“传统”质素,从而在现代文学领域作出了实绩与贡献。第五部分余论,在前文从“生命哲学、文化选择、文学表现”这三个层面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概括总结王国维、鲁迅所代表的两种不同的“先觉知识者”类型,为当下知识分子从中获取有益的“启示”提供“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