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灵芝是我国传统的药食两用真菌,具有抗肿瘤、抗衰老、抗氧化、降血糖、调节免疫等活性。目前市场上的灵芝品种复杂,对灵芝药材的质量控制仅测定总三萜和总多糖的含量,不能全面反应其整体质量。本课题综合运用多种中药质量控制技术,从提取方法、含量测定、指纹图谱等方面对灵芝药材中三萜及氨基酸类化合物进行了系统研究:(1)比较了加热回流法、超声法、微波法、酶辅助超声和酶辅助微波法5种提取灵芝三萜的方法。利用Box-Behnken设计的响应面法优化灵芝三萜超声提取工艺:液料比28:1mL/g,提取时间36min,乙醇浓度87%,在此条件下灵芝三萜的得率为0.7338±0.0150%。(2)利用HPLC技术对10种灵芝三萜化合物进行多指标同步定量,包括赤芝酸C、赤芝酸LM1、灵芝酸G、赤芝酸B、灵芝酸A、赤芝酸A、灵芝烯酸D、灵芝酸D、赤芝酸D、灵芝酸F。在此基础上,以灵芝酸A为参照物,计算其它9种成分与该成分之间的相对校正因子,建立“一测多评”法。此外,本课题选择4-溴甲基-7-甲氧基香豆素为三萜酸的衍生荧光试剂,建立了一种新的柱前荧光标记法结合HPLC-FLD测定灵芝中总三萜酸含量的方法,测得赤芝中总三萜酸含量为0.18%,紫芝中总三萜酸含量为0.19%。该方法具有较强的专属性,对灵芝的质量控制是一个较为有力的补充。(3)基于HPLC-LTQ-Orbitrap-MSn技术和文献数据,鉴定了灵芝药材中24种灵芝三萜化合物。通过ChemPatternTM软件建立了灵芝提取物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共有模式(包含了11个特征指纹峰:赤芝酸LM1、灵芝酸G、灵芝酸B、赤芝酸E、灵芝烯酸A、灵芝酸A、赤芝酸A、灵芝烯酸D、灵芝酸D、赤芝酸D、灵芝酸F)和薄层色谱指纹图谱的共有模式(包含9个特征指纹峰)。通过聚类分析可快速区分不同来源灵芝的产地,通过主成分分析大致可区分赤芝与紫芝。指纹图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可以从整体上对灵芝药材进行种类及产地的鉴别。(4)利用优化过的盐酸水解法提取灵芝中的氨基酸,在液料比为20:1mL/g,提取时间为9.5h,盐酸浓度为7.0mol/L的条件下,灵芝氨基酸得率为4.78±0.21%。粗提取物经过活性炭脱色、乙醇沉淀后得到氨基酸含量为17.78%的提取物。通过HPLC-PITC柱前衍生化法分析得出灵芝中主要含有17种常见氨基酸,其中8种是人体必需氨基酸。分析灵芝中氨基酸的组成,也可以有效地控制灵芝药材营养品质。(5)对灵芝中三萜、多糖、氨基酸三大类主要物质分别进行提取及活性分析。结果表明灵芝三萜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IC50值为301.63μg/mL(阿卡波糖的IC50值为1801.01μg/mL)。同时灵芝三萜还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是一种慢速抗氧化剂,其IC50为229.03μg/mL(VC的IC50值为18.20μg/mL)。本课题为建立全面、系统的灵芝药材质量控制方法提供关键的技术支撑,同时为灵芝保健品、药品的研究和生产方面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