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语言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焦虑是影响学习者听力理解最重要的情感因素之一。然而,大多数关于听力焦虑的研究只关注高中生或大学生,而针对初中群体的相关研究比较少。对初中学生来说,听力焦虑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本研究旨在探讨初中学生英语听力焦虑水平和他们的英语听力焦虑水平与英语听力水平相关性以及学生英语听力焦虑的可能性来源。本研究选取了广州育才中学初三年级的113名学生作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语言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焦虑是影响学习者听力理解最重要的情感因素之一。然而,大多数关于听力焦虑的研究只关注高中生或大学生,而针对初中群体的相关研究比较少。对初中学生来说,听力焦虑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本研究旨在探讨初中学生英语听力焦虑水平和他们的英语听力焦虑水平与英语听力水平相关性以及学生英语听力焦虑的可能性来源。本研究选取了广州育才中学初三年级的113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定量研究以调查问卷为主,本研究所采用的问卷是在Kim于2000年研制的外语听力焦虑量表的基础上改编而来的,所得数据利用SPSS 22.0进行分析。定性研究数据来源于对随机抽取的4名英语教师和15学生的访谈,以为本研究提供更全面的数据。研究结果表明:1)有19.5%学生有高度英语听力焦虑,69%学生有中度英语听力焦虑,只有11.5%学生有轻度英语听力焦虑。男生和女生的听力焦虑状况无显著差异。2)学生的英语听力焦虑水平与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学生的听力焦虑水平越高,听力理解越差。3)学生英语听力焦虑的来源主要有背景知识缺乏、听力材料难易程度、学生缺乏听力技巧、学习者自身因素以及担心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负面评价等。根据研究结果,本研究对于如何有效减轻初中学生的英语听力焦虑提出了一些建议:首先要帮助学生增加听力背景知识;其次,为学生选择合适的听力材料,加强英语听力策略的训练;最后,激发学生对听力学习的内在动力并使其树立对听力的自信心,为学生创造轻松、有利于语言学习的环境等。
其他文献
2017年9月统编本语文新教材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使用。新教材改变了以往教材中阅读教学只有教读与自读这两类课型,把课外阅读纳入阅读教学体系之中,形成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这一创新设计的阅读教学体系,目的是纠正传统阅读教学只注重教读与自读的弊端,力图让学生“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以及“语文生活”的拓展和延伸,进行迁移性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与语文能力。为了区分不同课型
2011年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教学评价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一种重点的教学手段,同时也是一种学生成长的记录。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中不断得到成长,认识自身的不足,建立信心,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同时,也能使教师能及时获取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技能进行及时反思,不断改进教师
随着民族旅游市场日益成熟以及国家对民族区域的政策倾斜,民族旅游产业逐渐成为少数民族当地的支柱性产业,因此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整合与优化迫在眉睫。针对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组织运营,旅游管理当局、旅游企业、当地居民以及游客起到关联性作用。因此一个合理创意的开发运营模式对于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和旅游市场资源的开拓能发挥良好的效用。当前O2O旅游模式在民族地区应用尚未成熟,所以O2O商业模式理论与民族
平远县是梅州市下辖县,其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粤、闽、赣三省交界处。平远方言属于客家方言粤台片下的嘉应小片,但又毗邻宁龙片和汀州片,因此有其独特的语音面貌。本文重点调查平远县5个方言点,从共时角度描写了平远方言语音面貌,同时尝试分析并解释不同方言点之间的共性与差异。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介绍平远县的人文地理概况,综述梅州客家方言语音研究现状,阐述本文的研究意义和方法,说明本文语料来源与各调查
就业不仅是民生之本,更是财富之源。当前广东省高职毕业生整体就业态势良好,但从经济欠发达的粤东西北地区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流向来看,地区技术技能型人才流失严重,就业流向极度失衡。在我国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的逐步推进下,如何优化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源配置,引导其就业流向趋于平衡的问题值得关注。为探究高职毕业生就业流向与影响因素的关系,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以宏观系统(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外层
随着新课改的大力推进,统编版教材全面推行,初中文言文教学地位逐渐提高,这对初中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思维导图是风靡全球的思维工具,其存在价值逐渐获得国内同行的体认,不少一线教师也开始将这一项新的教学方式应用到教学当中。这种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层级清晰的导图形式为教师教学活动带来了诸多便利,深受广大师生的青睐。然而,思维导图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条件还不够成熟,其功效未能全面凸显
在初中美术“造型·表现”领域中“变体临摹”经典名作的教学研究符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性质和基本理念,尹少淳在《谈美术教育》中也提到进入写实期的学生,教师应多鼓励其运用具有自己特点的再现方法。通过调查,发现经典名作在初中美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存在学生缺乏对经典名作的认识、学生普遍缺乏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教师运用名作进行教学的策略不明确、教师没有充分运用教材中的经典名作等现象,针对以上现象本文
近十年来,作为国内知名的当代文学研究专家和享有国际声誉的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积极活跃于语文界,先后参与主编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和统编版语文教材,针对语文教育领域的诸多话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形成了自己的语文教育观。曹文轩语文教育观的形成,是由个人和时代共同促成的。一方面,曹文轩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的介入,体现了当代知识分子的使命意识,这里既有对北大传统的继承,也有对语文教育现状的不满;另一方面,作为儿童文
语文课程改革影响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大多数教师愈发重视培养学生进行自主阅读。问题是促进学生走进文本习得知识与能力的桥梁,“主问题”教学法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整体性的阅读、咀嚼,形成个性化理解。然而,在实际的阅读教学课堂中仍存在教师提出细碎的问题及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等现象,“主问题”教学法在应用与实施过程中仍有不少的阻碍。鉴于此,只有对初中阅读教学课堂的实际教学情况进行了解,才能更好发挥“主
练习系统作为语文教材的四大系统之一,在教学实践中有着不可小觑的地位。不仅学生要依靠练习系统来获取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锻炼语文能力,教师也要根据练习系统来把握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完善教学设计。而统编本语文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制而成的全国统一使用的最新版本的语文教材,至今投入教学一线使用已经两年有余。根据练习系统的重要性及统编本教材的创新点,研究统编本教材练习系统及其应用是迫在眉睫的。本文以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