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原生质体技术选育香菇优良菌株,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高稳系数法和适应性参数法对香菇单核体杂交组合进行了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及高产性稳产性分析,探讨了这些方法在香菇育种领域中的应用。综合评价表明90号、87号、117号、84号、101号、143号(香菇856)、16号、63号、96号、29号、7号菌株农艺性状排名靠前,高产性稳定性高,作为初试结果,进入下一步的多点中试栽培试验,以亲本菌株143号(香菇856)作为对照。 选取不同地域香菇主栽品种7个,另引入野生菌株2个,利用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获取了18个不同的单核菌丝体,通过对称杂交,以锁状联合为标准,得到144个杂交组合。淘汰生长过于缓慢或菌丝定植不成功的杂交组合15个,将剩余138个进行栽培试验。 灰色关联分析对12个性状的关联分析表明:各性状间是互相作用的。盖厚(X3)对柄长(X1)、盖径(X4);盖径(X4)对柄径(X2)、盖厚(X3);柄径(X2)对单菇鲜重(X5);转色期(X7)对出菇期(X8)、种瓶长速(X10)、试管长速(X11);菇数(X6)对产量(X12);出菇期(X8)对转色期(X7)、盖重百分比(X9)分别有最强的关联作用。柄长(X1)、柄径(X2)、盖厚(X3)、盖径(X4)的关联序十分相似,四个性状相对独立,但相互的关联序较大,内部作用强烈,属于紧密相关的性状群体。转色期(X7)、出菇期(X8)、盖重百分比(X9)、种瓶长速(X10)、试管长速(X11)的关联序格外相似,相互间的关联作用强烈,为紧密相关的性状群体。这两大性状群体间的相互影响不大,关联不太紧密。产量(X12)、菇数(X6)、单菇鲜重(X5)的关联序相对独立,产量(X12)与菇数(X6)互相影响,在相互的关联序中都处于首位;单菇鲜重(X5)对产量(X12)、菇数(X6)的关联序都处在最后,并且产量(X12)与菇数(X6)对单菇鲜重(x5)的关联序处于最后两位。说明产量(X12)与菇数(X6)关联程度大,此两性状与单菇鲜重(X5)的关联最小,相互影响最弱。 高稳系数(HSC)与适应性参数、变异系数、平均产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高稳系数(HSC)与适应性参数、变异系数呈显著的负相关,与平均产量成绩显著的正相关,认为高稳系数(HSC)在综合评价中能够兼顾高产性与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