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肉羊规模化饲养的扩大,皖北地区部分羊场频发羊妊娠毒血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给许多规模化羊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确定该病在皖北地区的发病情况以及羊妊娠毒血症的发病原因,本研究通过皖北地区羊妊娠毒血症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妊娠羊生化指标分析,研究羊妊娠毒血症的发病原因,为临床上治疗和预防该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调查问卷和现场询问的方式,对皖北地区部分羊场近一年内发生羊妊娠毒血症的情况进行调查,重点调查怀孕母羊妊娠毒血症的发病率、发病季节、年龄、胎次等,并分析这些因素的相互关系。从安徽亳州某羊场筛选出120只怀孕母羊作为研究对象,按月龄对100只正常妊娠的母羊分为5组,即妊娠1月龄组、妊娠2月龄组、妊娠3月龄组、妊娠4月龄组和妊娠5月龄组,每组20只;20只疑似妊娠毒血症母羊单独分为1组。对这120只试验母羊进行采血,测定常见的1 5个生化指标,分析妊娠毒血症的发病原因。结果:通过对皖北地区部分羊场羊妊娠毒血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湖羊妊娠毒血症的年平均发病率为1.35%,白山羊妊娠毒血症的年平均发病率为1.44%。羊妊娠毒血症主要发生于冬春季。该病的发病原因复杂,根据调查反馈,一般认为天气寒冷、怀孕母羊缺乏运动和母羊自身营养不良是主要致病因素;该病在临床症状、并发症及治疗周期等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正常妊娠5组母羊之间生化指标相比较,GGT、AST、LDH、Ca、P、TB、CHO、TP这8个生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生化指标差异显著(P<0.05)。疑似妊娠毒血症组的GGT、ALT、AST、TB、CK、LDH这6个指标均显著高于妊娠5月龄组母羊,差异显著(P<0.05);疑似妊娠毒血症组的Ca、GLU、TP这3个指标均显著低于妊娠5月龄组母羊,差异显著(P<0.05);疑似妊娠毒血症组母羊的TG、ALB、P、ALP、CHO、UREA这6个指标与妊娠5月龄组母羊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疑似妊娠毒血症母羊的几个重要生化指标ALT、AST、CK等的含量显著高于妊娠5月龄组母羊,疑似妊娠毒血症母羊的GLU和Ca水平明显低于妊娠5月龄组母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