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规范发展的财政政策选择

来源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lyzqw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呈现出“井喷”式发展,《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将2013年称之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元年”。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开始从国家层面肯定和支持互联网金融的发展。2015年,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10部委印发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银发〔2015〕221号),全方位鼓励和支持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迅速,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对互联网金融发展应加以支持,同时对于可能出现的风险应该加强管理。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脉络,具体阐述了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发展背景以及互联网金融各分类的特征和发展历程。目前大家普遍接受的关于互联网金融的定义是:借助于搜索引擎、云计算、移动支付等互联网技术,实现信用中介,资金融通等作用的新的金融模式。一方面表现在传统金融机构通过互联网开展金融业务,另一方面是互联网企业积极创新拓展业务,不断向金融领域发展。其次分析了政府财政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因为互联网金融具有外部性、风险性、信息不对称性,以及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后发性和市场调节的滞后性,所以政府财政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是必要的;而财政政策具有导向作用、拉动作用以及财政的监督作用和税收的激励作用,所以政府通过财政政策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是可行的。再次,本文找出了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梳理了现有的国家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政策措施,分析了国外互联网金融发展经验,选取了欧美等国家以及部分亚洲国家,分析了其互联网金融发展状况和财政政策支持的情况。在找出问题后,本文在最后一部分给出了财政政策如何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具体建议,主要从宏观、微观、中观等角度分析说明财政政策如何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和防范风险。具体措施是为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搭建健全的金融基础设施,提供税费优惠和财政资金支持,完善财税服务体系等。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论述了研究的目的、意义、不足和展望。第二部分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概述,论述了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发展背景,历程和分类。第三部分是财政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论证了财政规范互联网金融是必要的,且具体可行。第四部分是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的主要风险,论述了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不足。第五部分是政府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实践和国外经验借鉴,论述了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政府采取了哪些支持措施和风险防范手段,以及国外互联网金融情况的经验借鉴。第六部分是互联网金融规范发展的财政政策,给出了财政政策如何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和防范风险的具体建议。
其他文献
作爲北京大學圖書館古籍善本精華的木犀軒藏書,於1937年由袁同禮、胡適等人與原藏家李盛鐸家屬開始議價,但一度因抗戰烽火中斷;1940年,才以40萬元的價格,歸入當時在北平淪陷
自1993年卫生部、教育部联合发布《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技术规范(试行)》和《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以来,学校卫生保健部门一直对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进行连续
创业投资是自主创新的助推器,是高新技术企业快速成长的支柱。本文通过比较美国、以色列创业投资模式与中国现阶段的创业投资模式,找出制约我国创业投资发展的问题,以期对我
工程造价,作为建设工程管理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贯穿了整个建筑全过程,是一项要求极其严谨、需要高效率、高质量才能完成的工作.造价成果的精准程度与建筑企业的经济
目的研究和利用苦蒿资源。方法采用性状,显微鉴定方法对苦蒿进行生药学研究。结果描述并绘制了苦蒿的性状和显微特征。结论为苦蒿的生药学鉴定提供依据。
氯沙坦是一个血管紧张素Ⅱ与AT1的拮抗剂,它选择性地阻滞血管紧张素Ⅱ与AT1结合,从而阻断所有促成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循环系统和组织中的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本研究将通过氯
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对于一座城市的发展来说就是一项复杂又重要的工程,它不仅仅影响着人民的日常生活,还影响着城市是否走可持续发展.本文将对新形势下城市给排水系统规划设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理念的开展与实施,促使我国对外的EPC工程项目,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在国际EPC项目开展过程中,所应用到的
随着国内科技水平的整体提升,推动了林业造林和育林项目向着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林业造林和育林是现阶段国内林业资源应用的主要思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需要加强综合应用
基于环境流体动力学模型EFDC(Environmental Fluid Dynamic Code),建立了洱海湖泊及湖湾的三维水质模型.利用洱海2001年至今连续10年的水质监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率定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