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呈现出“井喷”式发展,《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将2013年称之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元年”。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开始从国家层面肯定和支持互联网金融的发展。2015年,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10部委印发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银发〔2015〕221号),全方位鼓励和支持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迅速,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对互联网金融发展应加以支持,同时对于可能出现的风险应该加强管理。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脉络,具体阐述了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发展背景以及互联网金融各分类的特征和发展历程。目前大家普遍接受的关于互联网金融的定义是:借助于搜索引擎、云计算、移动支付等互联网技术,实现信用中介,资金融通等作用的新的金融模式。一方面表现在传统金融机构通过互联网开展金融业务,另一方面是互联网企业积极创新拓展业务,不断向金融领域发展。其次分析了政府财政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因为互联网金融具有外部性、风险性、信息不对称性,以及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后发性和市场调节的滞后性,所以政府财政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是必要的;而财政政策具有导向作用、拉动作用以及财政的监督作用和税收的激励作用,所以政府通过财政政策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是可行的。再次,本文找出了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梳理了现有的国家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政策措施,分析了国外互联网金融发展经验,选取了欧美等国家以及部分亚洲国家,分析了其互联网金融发展状况和财政政策支持的情况。在找出问题后,本文在最后一部分给出了财政政策如何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具体建议,主要从宏观、微观、中观等角度分析说明财政政策如何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和防范风险。具体措施是为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搭建健全的金融基础设施,提供税费优惠和财政资金支持,完善财税服务体系等。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论述了研究的目的、意义、不足和展望。第二部分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概述,论述了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发展背景,历程和分类。第三部分是财政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论证了财政规范互联网金融是必要的,且具体可行。第四部分是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的主要风险,论述了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不足。第五部分是政府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实践和国外经验借鉴,论述了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政府采取了哪些支持措施和风险防范手段,以及国外互联网金融情况的经验借鉴。第六部分是互联网金融规范发展的财政政策,给出了财政政策如何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和防范风险的具体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