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至今日,考试仍然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具有选拔性质的自主招生考试,其对学生的作用不言而喻。这样的背景下,激发了很多学者和专家研究自主招生和自主招生考试试题的热情。基于之前的研究,并结合实际情况,本研究首先对当今上海地区自主招生的方案及自主招生考试中数学试题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以上海市四校(H校、S校、J校、F校)的自招数学试题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试题在题型和知识点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试题命制建议。本文根据克鲁捷茨基在其著作《中小学数学能力心理学》中对资优生数学能力的分类,将数学能力分为六大要素,包括数学记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思维转换能力、空间观念以及思维的可逆性。本研究主要以资优生数学能力六要素为切入点,以威尔逊的认知目标分类框架为依据,确定以六要素为分类框架的评定量表。本研究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选取了上海市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学校的校领导、招生负责人、数学教师作为问卷的对象,详细分析了当今自主招生考试能否有效识别数学资优生,以及不能鉴别的原因。基于上述研究过程,本文主要研究以下几个问题:1.(初升高)各校自主招生考试的现状如何?2.当前各校自主招生考试能否有效识别数学资优生?3.各校自主招生的数学试题存在哪些问题?能够从中得到哪些感悟与启示?4.为了更好地鉴别和培养数学资优生,对于试题命制提供怎样的建议?经过以上的研究过程,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题型方面:大部分学校的题型仅有填空题和解答题,或者只有填空题,题型分布不够科学合理。2.知识点方面:中学课程内容分为四个模块,各校招生试题几乎没有对“统计与概率”这一课程内容模块的考查。3.数学能力六要素方面:招生试题对学生的可逆性思维以及空间观念缺乏考查。因而难以达到全面考查学生的目标。根据以上结论,本文对数学试题的命制提出一些参考性的建议:1.题型方面:建议自主招生学校在题型设置上更加多样化。2.知识点方面:虽然“统计与概率”课程内容从小学至初中已经有了渗透,但在命题中所占的比例仍然相对较少,题型也相对固定。建议适当的将这一板块内容纳入考试试卷中。3.数学能力六要素方面:在试题的命制上,应关注如何全面考查学生的各个方面的能力,而不建议以偏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