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部公房(1924年―1993年)是日本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与三岛由纪夫并称为日本战后派的代表作家。1948年以作品《终道标》出道。他的作品在全球30多个国家翻译出版,在海外享有很高声誉。此外,安部公房与中国也是渊源颇深,早年在沈阳十七年的生活经历,让读者能在他的作品中经常发现中国东北的影子以及伤痕累累的逃亡体验。然而,目前关于安部公房研究主要集中于“变形”和“异化”的表象上,而背后的原因鲜有人深入探讨,作者早年的东北的生活经历、返迁体验与文学创作是否具有关联、具有怎样的关联,关于此方面的研究尚有不足,笔者认为关于此课题仍有可研究的余地。故本文以安部公房的早期作品《终道标》和《野兽们奔向故乡》为例,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从“逃亡”和“故乡”两个方面来分析他的返迁体验文学。具体来说,首先通过对日本的返迁体验文学的研读,将安部公房的人生经历与文学创作历程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探究在初期作品的种种表现和返迁体验之间具有怎样的联系。然后探究这些返迁体验给他后期的文学创作带来的影响。本文由以下部分组成。序章主要叙述本文的研究动机和目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中,总结作者安部公房的中国东北体验和文学创作。其中第一节简单的介绍安部公房的一生和在中国东北的十七年经历。第二节综述了返迁体验题材作品及其文学创作的特征。同时在这一节中,列举了多个安部公房返迁体验题材的作品,除了大家熟知的《无名诗集》、《终道标》、《野兽们奔向故乡》以外,还包括随笔《奉天——那座山那条河》、《沈阳十七年》、《藤野君的故事》。而且也提到了作者在返迁途中创作的生前未发表的小说《天使》。第二章围绕返迁体验文学中“逃亡”的主题具体论述了《野兽们奔向故乡》。其中第一节中将《野兽们奔向故乡》中难以逃脱的“牢”分为三层。分别是荒野、船舱的铁壁以及代表国家和故乡的共同体。第二节中将主人公遭遇的被舍弃的“绝望”和“彷徨”的事件同样分为三部分论述。分别是败战前夕被军队舍弃的事件,身份证明丢失后被日本人舍弃的事件,登陆日本前被日本船长和医生舍弃的事件。与此同时将作者自身的返迁体验与之对比论述。第三章围绕返迁体验文学中“故乡”的主题具体论述了《终道标》。其中第一节关于故乡与异乡的彷徨,将返迁者们和小说主人公的故乡丧失感糅合到一起进行了分析。第二节中探究了经历了败战以及返迁后,多数日本人心中产生的无国籍性的原因。第四章中探究了安部公房的文学创作的特征和返迁体验的关系。首先第一节中分析了返迁体验给安部公房带来的影响。具体主要从性格、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然后第二节中分析了返迁体验给安部公房的文学创作带来的影响。具体来说主要从场景、意象以及故事线等影响和故乡丧失感、墙壁、否定、异端以及变形异化等心理的影响两方面进行了分析。终章总结了安部公房的返迁体验与文学创作的密切关联。从以上分析中可以得出早期的返迁体验对他后来的文学创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他后来的文学作品中存在着过度强调自己被日本抛弃后的被害者意识,而忽视了日本侵略给中国造成的惨痛灾难,缺乏“加害者”意识,这是他中国东北题材文学创作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