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进一步发展艺术生产力,就要完善艺术的科学管理,向管理要生机、向管理要效益。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艺术管理学,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组织和协调社会各有关艺术生产部门的生产,充分发挥广大艺术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主义艺术事业的繁荣昌盛,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优质精神产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艺术人力资源管理可视为现代人事劳动管理,它是在艺术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保持和使用等方面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激励和控制的活动,它研究组织中人与人关系的调整,人与事的配合,以充实开发艺术人力资源,挖掘人的潜力,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组织目标的理论、思路、方法和技术。艺术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领域面临的严峻课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如何建立有效的艺术管理机制,繁荣我国艺术事业,提升艺术质量与效益。 2、如何有效沟通具有不同工作制度、价值观念和思维习惯的艺术员工,促使他们高质量地进行创造工作。 3、如何既形成协调合作的团队精神,又不影响艺术家发挥创造才能。 4、如何在完善工薪报酬体制的基础上,同步地发挥精神激励的作用,鼓动员工的工作热情。 5、如何使高成本的艺术人才培养投资得到回报,有效地促进效益的增长。 6、如何既鼓励了艺术精英参加社会和学术活动又不会流失艺术人才。 7、如何建立合理的艺术人员评价体系,使之为艺术部门的发展积极作贡献。 8、面加入WTO后中国艺术行业的新情况,我国艺术管理会有那些新特征。 我从艺术团体适应生存环境条件的变化着手,对我国艺术行业主客体管理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结合对目前国际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论述,以及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变化,来分析未来适合我们国情和艺术行业实际情况的艺术从业人员管理的新模式,找出了一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适合艺术行业自身发展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另外我还总结近五十年来我国艺术事业的发展历程上所取得的成就,经历的挫折与转变,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上论述艺术管理的规律以及适合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的艺术客体的管理方法、原则、策略与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