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斑翅果蝇[Drosophila suzukii(Matsumura,1931)]又称铃木氏果蝇,是重要的水果果实害虫。该虫寄主植物广泛,涉及18科超过60种水果。为了及时防控斑翅果蝇,阻止或减缓其进一步扩散蔓延,保护各国相关果品的生产安全,促进各国相关果品出口贸易,亟需进一步研究、明确斑翅果蝇在全球的适生性。因此,本研究基于斑翅果蝇的已知地理分布资料和生物学特性,结合软件CLIMEX 2.0和ArcGIS10.1对斑翅果蝇进行全球范围内的潜在适生区预测及适生等级评估,并且在未来温室气体A1B和A2排放情境下对该害虫进行进一步的预测及分析。本研究还以2016年为基准年,建立斑翅果蝇经济损失评估体系,选取中国的全国范围内的樱桃以及福建省种植的受斑翅果蝇影响的7种寄主水果为目标进行经济损失评估。通过对斑翅果蝇经济损失的个案研究,揭示了斑翅果蝇对经济影响的重要性。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当前气候条件下,斑翅果蝇的高度适生区集中在中国东南部、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大部,美国的亚特兰大、休斯顿、新奥尔良、迈阿密等;德国西部、荷兰、意大利、丹麦、克罗地亚大部,比利时、罗马尼亚西部和南部、瑞典南部、西班牙北部零星地区;巴基斯坦北部,不丹、缅甸、印度等也均有零星分布。通过ArcGIS模型对斑翅果蝇的各适生等级分布区的面积进行处理分析,结果显示斑翅果蝇在全球的高适生区面积比例高达52.03%,而斑翅果蝇在全球的非适生区面积比例仅为7.69%。2.在A1B和A2两种排放情境下,随着时间的增加,斑翅果蝇在全球的适生分布区均有向北移动的趋势。通过ArcGIS模型对斑翅果蝇在2030年、2050年、2070年的各风险等级的适生区面积进行计算分析,结果发现,在A1B和A2两种排放情境下,随着年份的增加,斑翅果蝇在全球的高适生分布区面积均随预测年份的增加而逐步减少,不适生区的面积比例由目前的7.69%增加到28.01%,高度适生区的面积比例由52.03%减少到35.80%。3.通过建立的斑翅果蝇的经济损失评估指标体系,核算出2016年斑翅果蝇对中国的樱桃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值可高达10亿元,对中国的樱桃造成的总潜在经济损失总额约89亿元。此外,本研究选取了7种在福建省的寄主水果来进行评估斑翅果蝇对福建省造成的潜在总经济损失,其中直接经济损失所占总经济损失的比例较大。通过建立的经济损失评估模型,得出2016年斑翅果蝇对福建省造成的潜在经济损失总额最高约为35亿元,占福建全省生产总值的0.06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