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成就令世人瞩目,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同时拜物教意识也得到了生长和蔓延,地方政府存在的唯“GDP”至上的思想以及人们生活中的资本崇拜,都是拜物教现象的具体表现。拜物教现象的存在对于社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都形成了阻碍,影响到干群关系的和谐,不利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和“新时代”实现中国梦目标的伟大创举。因而对于马克思的拜物教的相关理论进行学习,对于当前我国社会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选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马克思等拜物教思想作品的阅读和梳理,对其他学者的理论进行分析,探讨拜物教思想的起源和科学性,从学校图书馆和网络期刊报纸等途径获取了大量的研究资料,奠定了本文的研究基础和写作思路。同时结合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思想建设实际,通过拜物教思想批判的现实意义,对当前社会的思想建设和社会建设作出引领,当前社会中出现的GDP拜物教、权利拜物教,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出现的炫富、拜金、腐败等现象屡见不鲜。由拜物教产生的信仰、理想的丧失,道德和诚信的缺失等问题不断的出现,积极发挥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思想引领作用变得十分紧迫。本文主要有四个部分构成,第一个部分对本文的相关研究背景进行介绍,综述了当前的关于拜物教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通过分析发现,马克思看来商品的社会分工和产品的社会属性是商品拜物教的根源,劳动是私人劳动,是生产者自己的事情,但是社会生产的大分工又必然决定每个劳动者的劳动又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这种关系只能通过商品的交换才能够完成,这种关系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本文的第二个部分对拜物教的思想形成脉络及马克思的拜物教理论展开探讨,对马克思的拜物教从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三个方面展开分析。本文的第三部分主要内容是马克思异化思想是拜物教思想的基础,对马克思异化思想的来源和演变,以及黑格尔异化思想和费尔巴哈异化思想对马克思劳动异化思想的影响做出分析。第四部分总结梳理拜物教批判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和干扰因素都会影响到社会的向前发展,马克思拜物教的批判理论为我们解决这些社会矛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本文最后探讨如何减少和消灭拜物教现象,尤其是社会中比较突出的消费崇拜、权力崇拜、官员腐败现象等,通过马克思拜物教理论进行批判,制定出合理的对策,消灭拜物教思想得以生长和发展的土壤,对商品拜物教进行扬弃,弘扬正确的思想,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