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随着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湖盆中心致密油的开发,在湖盆中部的长6和长7小层中上部发现了分布广、面积大的厚层块状砂体,成为很有前景的勘探开发对象。因此,探讨与湖盆中心致密储层相关的沉积、地震、湖盆演化特征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以地震资料和钻井资料为基础,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延长组湖盆周缘广泛发育的前积层序的地震相、沉积相和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探讨前积层序与湖盆演化、湖盆底型、储层分布的关系,揭示湖盆中心厚层砂体来源,开展了致密储层识别与有利区的预测,为深入认识延长组大油田的形成规律和提高开发生产效率提供参考。本次研究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根据延长组湖盆周缘发育的大量多方向、多期次的前积层序的地震反射特征,明确了长7最大湖侵作用之后,湖盆充填演化序列及沉积特征。研究表明,湖盆充填结构以斜交进积为主,而非传统认为的平行层状充填结构;长7湖盆的张家滩页岩与所谓长9的李家畔页岩剖面上呈斜交关系,并非平行关系;长4+5时期不发育规模性的统一湖进现象,顶超面附近发育的泥质三角洲平原或半深湖沉积,是在河流-三角洲改道、更替过程中形成。(2)通过对前积层序沉积微相的研究,明确了前积层序结构、岩石地层单元与沉积微相特征具有相对应的关系,表明湖盆中心的深水重力流砂体与三角洲砂体具有同时异相关系。研究表明,延长组S型前积层序的上段主要对应于传统钻井分层的长3-长4+5时期,沉积特征以浅湖沉积和三角洲平原沉积为主,沉积充填结构以垂向加积为主;中段主要对应于传统钻井分层的长4+5-长6沉积期,沉积特征以三角洲前缘亚相和前三角洲亚相为主,沉积充填结构以侧向进积为主;下段主要对应于传统钻井分层的长6和长7沉积期,沉积特征以半深湖-深湖沉积和深水重力流沉积为主,沉积充填结构以垂向加积为主。(3)通过对深水重力流的研究,分析了前积层序下段重力流砂体的结构特征,以此为依据,进行了不同砂体厚度和结构的正演模拟。研究表明,前积层序下段的深水重力流砂体具有单砂体结构、多层叠置结构和垂向分离叠置三种结构,正演分析表明砂体厚度超过30米,即超过调谐厚度时,能通过地震反射特征识别。(4)通过对前积层序储层分布特征的研究,表明致密储层主要发育在前积层序的下段,分布特征受湖盆底型影响。总体,陡坡带具有坡上砂少,坡下砂多的特征,而在缓坡带没有明显的分带性,砂体过渡性分布,总体坡下砂体较发育。因此,揭示西南地区长7致密储层发育,并且由长72到长71、长63、长62、长61致密储层越来越不发育,含油性越来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