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64视频编码算法研究及在DSP上的实现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ta1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H.264标准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其使用的关键技术,包括帧内预测,可变大小的图像分块,1/4和1/8像素精度的运动估计,残差图像的4×4整数变换编码,熵编码(CAVLC和CABAC)及环路滤波等.通过对目前的各模块算法进行深入剖析研究,寻找出目前所提出算法中的不足和影响编码速度的瓶颈,进而对瓶颈部分进行分析研究找出算法的改进方法.因为根据大量的试验数据显示,运动估计在H.264全部计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所以本文主要在运动估计和帧间预测算法两个方面提出了改进方法.并完成了将在PC机下的改进的代码向目前专门面向多媒体应用的专用数字信号处理芯片TMS320DM642的移植及优化工作.根据此DSP芯片的特点,通过对移植后的程序进行C语言级和汇编语言级的优化,基本实现了H.264 Baseline的实时编码.
其他文献
本文以信息率失真理论为基础研究了率失真函数在视频信源信道编码中的应用。首先,无线视频传输对编解码处理速度有较高的要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快速帧间宏块划分模式判定
20世纪末,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改变着人们工作、生活的方式及质量。在保险业中,由于信息技术的采用,信息传递己从传统的纸质文件向电子文件转变,在企业的日常业务中,已基
随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和普及,远程教育、视频点播、视频会议等流媒体服务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而由于用户量的剧增与Internet网络传输的突发性和尽力服务,迫切需要高吞吐
随着软件产业的迅速发展,软件系统的规模、数量以及复杂性与日俱增,使得软件系统的开发、测试和维护的重要性和难度也越来越大。将可视化技术应用到程序理解中将大大提高软件相
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1)确定的聚类结果.(2)低的时间复杂度.本文的一个研究方向就是把大的数据集化整为零,尽可能地在小数据集上进行运算.其中,如何把不相关或相关性小的各数
本文提出了基于端口机制的三重服务方案。在LAN和WAN之间,基于端口机制适用于路由和桥接模式,指定的PVC可以被配置为路由或者桥接模式。根据基于端口的PVC映射机制,ADSL宽带
随着网格技术的迅速兴起与发展,对网格数据管理的研究也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网格数据管理作为网格系统最基础和核心的功能部件之一,它主要是与远程数据传输、远程文件I/O 相关
近几年来,不确定性数据广泛出现在传感器网络,Web应用等领域中,对不确定性数据挖掘算法的研究已经成为了数据挖掘领域的新热点。不确定性数据挖掘主要包括聚类、分类、频繁项
在软件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基于构件的软件工程从根本上改变了软件开发方式,成为现代软件工程进步中的一个里程碑。软件复用技术的出现,提高了软件开发速度和质量,降低了开
  视觉是人类接收信息的主要渠道。空间信息可视化,能让人更直观、更形象地认识和理解真实的地理空间。近年来,研究利用GIS、虚拟现实、计算机三维图形等技术构建虚拟环境,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