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党退台后的三次“改造”及其对台湾政治的影响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z197007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0多年来,两岸关系有两大重要变化,一是两岸人民由老死不相往来发展到有局限自由的交往,二是台湾“执政”当局由坚持“一个中国”立场转变为否认“一个中国”立场。新的世纪带来新的曙光,特别是2005年春连战、宋楚瑜访问大陆后,两岸人民往来十分频繁,两岸经济与文化趋向融合,然而民进党主政的台湾当局推行“台独”政策,导致两岸政治陷入僵局,两岸人民殷切期盼的全面“三通”仍未实现。由于两岸中国人都希望祖国统一,加上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强大,台湾不可能从祖国母体中分裂出去,相反两岸经济与文化的融合将会进一步加深。但短期内两岸政治僵局难获突破,全面“三通”也有一段路要走。 国民党目前在台湾是最大的“在野”党,有较为悠久的历史,较为丰厚的政治资源,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对发展和谐的两岸关系有较为积极的作用。因此,本论文试图把握科学研究前沿,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言必有据、史料翔实可靠的原则,运用分析法、综合法、历史方法、逻辑方法和史论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国民党退台后在不同历史时期为解决不同政治问题而进行“改造”的史实进行研究。分析20世纪50年代初的“改造”、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政治革新”、新世纪初的“再造”,分别分析不同历史时期“改造”的政治生态环境、具体内容、结果和作用,论述不同历史时期的“改造”对当时台湾政局的影响和对海峡两岸关系的影响,分析中国国民党“改造”取得的历史进步,同时揭示中国国民党自身存在的种种弊端,力求捋清中国国民党政治发展脉络,确定其在台湾政治发展进程中的作用。“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中国国民党的政治发展史和台湾现状有整体上、清晰的把握后,紧密结合我国政治现实和历史任务,探讨港澳回归后“一国两制”在解决台湾问题方面的理论与实践。 通过从政治的高度对中国国民党退居台湾后的“改造”史实的详细分析,我们能够透过中国国民党在台湾的复杂政治现象,准确地认识到中国国民党在台湾社会现代化和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深刻地认识到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国民党不同的大陆政策,同时也为大陆的学者和普通百姓了解中国国民党在台湾的实际施政状况、国民党与民众的关系、国民党对发展海峡两岸关系的作用架起一座便捷的桥梁。笔者认为中国国民党在台湾政治发展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未来祖国的完全统一大业中,必将扮演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其他文献
历史和实践都表明,诸多因素促使近代英国宪政体制的确立。本文通过近代英国公共财政与宪政之间的理论分析,得出结论:在近代英国国家财政由“王室财政”转变为“公共财政”的
本文对我国企业面临的激烈竞争环境和贵州省企业商标法律保护方面的严峻挑战进行分析,指出了贵州省企业在商标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贵州省企业发展与管理的实际需要,运用有
贵州省是一个农业省份,农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85%,农村的人力资本投资严重不足,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本文是以贵州省农村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