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开展饲料共轭亚油酸含量对大黄鱼生长性能、脂肪代谢、体组成和免疫性能的影响。试验共分4个部分进行。以冰鲜鱼(D1)为对照,饲料CLA含量分别为0,1%,2%,4%(D2-D5组),经过10周的饲喂,结果显示如下:
1.饲料中CLA水平对大黄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各组大黄鱼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没有显著差异。D1组体长增长率为最大,显著高于D3组(p<0.05),并极显著高于D2,D4,D5组(P<0.01),D4组最小,但D2-D5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肥满度为D3组最高,并极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1),D1组最低,其中,D2组显著高于D1组(p<0.05),D4组极显著高于D1组(P<0.01),D2、D4、D5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2.饲料中CLA水平对大黄鱼血脂代谢的影响
在5个试验组中,大黄鱼血液总胆固醇(TC)含量、总甘油三酯(TG)含量、游离脂肪酸(FFA)含量、肝体指数(HIS)均为D1组最高。D1组大黄鱼肝体指数显著高于D4组大黄鱼(p<0.05),同时极显著高于D5组(P<0.01),D2-D5组之间差异不显著。D1-D5组大黄鱼血液TC、TG含量差异不显著。D1组FFA含量显著高于D3、D4、D5组(p<0.05),D1和D2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而D3-D5组没有显著差异。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为D1组最高,LDL-C含量显著高于D3组(p<0.05),D2-D5组之间没有显著差距。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为D4组最高并极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1),D1和D2组极显著低于D3-D5组(P<0.01),D1和D2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D3和D5组极显著低于D4组,D3和D5组之间没有显著差距。
3.饲料中CLA水平对大黄鱼体成分的影响
各组大黄鱼体水分含量没有显著差异。D3、D4组大黄鱼体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D2组(p<0.05),D5组极显著高于D1、D2组(P<0.01),D1、D2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而D3、D4、D5组之间也没有显著差异。粗脂肪含量为各组逐渐增加,D5组极显著高于D1、D2、D3组(P<0.01),D4组显著高于D1、D2组(p<0.05),D3组显著高于D1组(p<0.05);D1、D2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D2、D3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D3、D4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D4、D5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粗灰分含量同样为各组逐渐增加,D5组显著高于D1、D2组,但是D1、D2之间没有显著差异,D3-D5组之间也没有显著差异。大黄鱼肌肉中脂肪酸指标为:C16∶0中D1组含量最低,并且极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1),D2组显著低于D4组(p<0.05),极显著低于D5组(P<0.01),D3组显著低于D4组,极显著低于D5组,D4极显著低于D5组(P<0.01)。C14∶0、C16∶1含量为D2-D5组逐渐下降。C18∶1n-9、C18∶2n-6都是D1组最高,D2-D5组逐渐增加。C20∶4n-6、C20∶5n-3、C22∶6n-3同样为D2-D5组逐渐增加。
4.饲料中CLA水平对大黄鱼免疫性能的影响
在5个试验组中,D1组大黄鱼脾脏重极显著高于D2组(P<0.01),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脾脏指数显著高于D2组(p<0.05)。D4、D5组大黄鱼脾体指数也显著高于D2组(p<0.05)。溶菌酶含量指标,D5组大黄鱼极显著高于D2组(P<0.01),D4组显著高于D2组(p<0.05),D1、D3、D4和D5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而补体C3、C4,在D1-D5组之间都没有显著差异。IgM为D4组最高,D4组显著高于D2组(p<0.05),极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1),而D1、D2、D3、D5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