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规模和密度不断增大,巨大的城市日益成为异质性的不同社群的组合;与此同时,信息时代的传播日益便捷,线上社交方式层出不穷。人与人,特别是青年人群,他们之间的线下社交、实体空间中的社会联接日渐疏离。过度的线上社交也导致了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人际关系弱化、沟通障碍、在线成瘾、自我迷失、社交碎片化等问题。如何利用发达的信息技术,让线下社交回到人们之间?这是一个严峻而紧迫的课题。实际上,在共享经济带动下,当下已经涌现出许多新的线下人际交往模式,这将为本研究带来很多启示。挑战与机遇并存,如何有效利用新科技,加深社会联络,创造良性的线下交往模式,满足青年人群的社交需求,这是本文的主要目标。本文基于共享经济的青年人群线下社交模式展开论述。通过研究指出共享经济与线下社交的互为推动作用,并指出其问题;通过国内外共享经济案例的遴选与相关要素分析,发现线下交往的共享平台可分为“商业为目的,社交为途径”和“社交为目的,共享是途径”两种类型。分析发现,两种类型平台各有优劣,且存在着互补的特性和共同的问题。本文针对青年人群的社交需求与困境做出了大量的定性及定量调研,总结得出,青年人对线下交往主要有社交消费、知识消费和认同消费三大需求,参与线下社交活动主要面临着,时间忧虑、心理障碍、资金忧虑和经济困难的三大阻碍。通过这6个特征与两个不同类型的平台的优劣势进行匹配分析,提出:混合制青年线下共享社交模式。同时基于该理论模型,设计了实践方案,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本文经过一系列论证,认为要实现该混合制模式需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从原则上,应遵循价值原则、开放包容性原则、三公里群聚效益原则、安全性原则。第二,从策略上,应遵循线上线下结合式、人人发起制以及多样化的空间供给方。第三,从方法上,活动内容要为青年人群提供社交、知识和认同三种消费,活动空间需具有私密性、活动小规模,活动流程上要为用户提供活动开源包,活动规则透明化,活动收益上除提倡私人客厅多提供免费活动外,其它空间和活动秉持价值与价格对等的原则。本文通过理论研究、案例分析、需求调研和案例实践的相互结合,提出了基于共享经济的混合制青年人群线下社交模式,丰富了研究共享经济和社交需求的相关理论模型,为人与人在当今信息时代下的关系重构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并丰富了共享经济的应用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