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椅的结构设计与研究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gal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摩椅是企业向中高端座椅市场进军和品牌升级的重要产品。随着国内按摩椅市场不断扩大,生产按摩椅的企业也越来越多,但产品间质量参差不齐,许多按摩椅的按摩效果较差,其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较弱。另外,行业内对按摩椅的检测主要集中在安全和性能上,在按摩椅的智能化和舒适性上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的检测。在企业的实际研发中,判断按摩椅的舒适性主要依赖于研发人员的主观感受。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出发,在结合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了一款各项参数更符合人体生理特点、深度按摩角度更舒适的按摩椅,并通过仿真分析和实物样机的测试,对按摩椅的力学性能和按摩效果进行了验证。本文对按摩椅的研发扩充了企业的产品线,为企业提升研发能力和进一步检测样机按摩效果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本文主要工作总结如下:(1)对国内外按摩椅的研究现状和座椅舒适性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利用压力分布仪,研究分析了不同座椅角度对压力分布和主观舒适度的影响,确定了深度按摩位姿时的靠背倾角和搁脚抬升角;(2)确定了机架和机芯的机构方案和尺寸参数,对部分结构进行了改进,对机芯揉捏轴斜轴段的角度进行了试验设计,得到了能达到设计目标的取值,最终建立了三维模型;(3)在三维模型的基础上,对机架运行时靠背的位移,以及靠背和搁脚的角度、角速度、角加速度变化进行了分析,对连杆组和前、下挡板间的干涉情况进行了检验,对机架防倾倒能力进行了验证。对搁脚最大抬升角进行了多参数目标优化,并改进了连杆组形状。对机芯的按摩范围、按摩幅度、按摩速度、按摩头顶出量进行了研究;(4)对靠背、搁脚、机芯进行了静力学仿真,分析了靠背的疲劳特性,校核了虚拟样机结构的强度和刚度;(5)制作实物样机,对样机进行了力学性能和实际按摩效果的测试。按摩效果主要通过采集受试者运动前、运动后以及按摩恢复/静坐恢复后的肌电信号,对肌电积分值(IEMG)和肌电均方根值(RMS)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随着竖脊肌进入疲劳状态,IEMG和RMS均有上升趋势,并通过实验结果验证了所设计的产品确实能起到缓解疲劳的效果。
其他文献
城市已成为人们生产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城市大中型高层建筑空间布局错综复杂,现有的GPS无法提供精确的室内定位信息。一旦需要执行对室内定位有较高需求的应急行动,如养老院老
齿轮传动系统是机械装备中广泛应用的传动装置之一。齿轮系统的振动影响着其所在机械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疲劳寿命。研究齿轮振动产生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和影响规律,对于
本文在传统的电力线通信(PLC:Power Line Communication)研究的基础上,应用了一种新的调制方式——以混沌信号为载波的多元差分混沌移位键控调制技术(M-DCSK:M-ary Different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画卷中,三国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其中的曹魏君主,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将曹操、曹丕、曹叡、曹芳、曹髦、曹奂作为一个集体形象进行研究,统称
本文以铜觚为基点,向前追溯铜觚的前身,在早于铜觚的器物中试图找出觚这类器的流布与嬗变。我们通过梳理材料找出了陶觚形杯、漆觚形杯两大类相关材料,且以陶觚形杯为大宗,我们根据觚形杯的类型与年代将其分为四期六大区,找出觚形杯最早诞生的地区,梳理了各地区间的交流关系和传播路线,并结合出土情境探讨了觚形杯如何从一类普通的实用器逐渐“入主”中原成为商周核心礼器成员之一,最后结合新石器时代和夏商西周时期出现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