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版权平衡理论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j19871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版权利益平衡的框架内,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研究了图书馆版权平衡问题。论文共分5部分: 第一部分在分析版权利益平衡的含义、实现途径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图书馆版权平衡,并从国际国内的层面上对图书馆版权平衡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对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了分析。 第二部分首先分析图书馆版权平衡中多种利益角色存在的合理性,然后对不同利益角色进行了区分和比较。最后讨论了图书馆多种利益角色版权平衡法律实现。 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数字化、服务贸易全球化对图书馆版权平衡实现的影响。结合数字化技术、世界贸易组织中的GATS协议和TRIPS协议分析了合理使用、法定许可、强制许可在图书馆版权平衡中的作用。 第四部分在比较各国版权法中图书馆相关条款的基础上,从实践的角度提出我国实现图书馆版权平衡的版权立法模式和建议。 第五部分为结论。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次从版权利益平衡的角度出发,区分图书馆在版权平衡中的利益角色,提出图书馆版权平衡理论,并将其视为解决图书馆版权问题的基本原则;第一次全面、系统的论述了数字化、全球化趋势对图书馆版权平衡实现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立法建议。但本文并没有进一步论证图书馆版权利益角色区分标准的科学性等等。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环境正面临深刻的变化,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明显提升,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生产过程和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加,带动了社会对应用型人才
科学基金制在国外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表明,科学基金和科学基金制对发达国家的科技领先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科学基金制在我国不足20年的历史。尽管这些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
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迈入新常态时期。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但商品住宅评价制度作为一个住宅产业的一部分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商品住宅评价理论研究工作基础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