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2年1月15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机关报《先驱》半月刊(1922年1月15日-1923年8月15日)在北京创刊,第四期起迁往上海。在其出版一年零七个月的时间里,邓中夏、刘仁静、蔡和森、高尚德、施存统、寄吾相继担任过主编,其中以施存统任职时间最长。陈独秀、施存统、邓中夏、张申府、李达等都是刊物的经常作者。作者群基本是出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因此《先驱》是研究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人思想的重要窗口。 随着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问题相结合,并力图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使之成为一个主要的社会意识形态。因此第二章研究中国共产党人对当时一个占社会主要地位的思潮——无政府主义的认识。中国共产党人由五四时期受无政府主义影响到认清无政府主义,并与之划清界限,在论战中驳斥了无政府主义者,宣传了马克思主义。 第三章主要研究早期共产党人对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认识。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处在一个社会失序、军阀混战、列强猖獗的时期,刚刚成立的中国共产党,在“救亡”的语境下,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对中国国情和革命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其中包括中国社会性质、中国革命道路以及革命策略等。 第四章主要研究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基督教的认识。建党后,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并未停留在纯粹的理论上建党,而是积极地参与社会运动。“非基督教运动”是中共参与的一个重要社会运动,《先驱》也是“非基督教运动”一个重要阵地。中国共产党人在《先驱》上发表大量文章,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观和科学的态度对于基督教侵略行径进行揭露,并提出了要区分基督教与教会等观点。 中国共产党人在《先驱》上发表的文章涉猎马克思主义、俄国革命等等多个方面,而本文主要以《先驱》探讨早期共产党人对无政府主义、对中国国情和革命以及对基督教三方面的认识,以期充实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当然《先驱》还能体现中国共产党人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等其他方面的认识,还待以后的学者来挖掘并充实,这里就不作主要介绍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