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司投资活动为公司成长和未来现金流增长提供了基础,管理者的投资行为正确与否会对公司价值产生直接影响,然而在现实的经营管理活动中部分公司总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非效率投资行为。一般理论研究认为,多种因素会造成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比如投资决策者自身知识与能力的局限、未能全面掌握市场信息、市场环境变化以及决策者的自利行为等等,都会造成公司的非效率投资行为。国内外学者对公司的投资决策活动开展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这些研究基本都建立在传统金融理论的基础之上,在研究公司投资决策活动的众多影响因素时并没有考虑到管理者的心理特征。事实上,管理者在做投资决策时的心理特征也会影响投资决策。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管理者投资决策行为时需要结合行为公司财务,考虑管理者的心理特征,尤其是管理者过度自信心理特征对公司投资决策活动的影响。一、研究目的长期以来,关于公司投资决策的研究一直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从相关文献来看,国内外学者对公司的投资决策活动开展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但这些研究基本都建立在传统金融理论的基础之上,在研究公司投资决策活动的众多影响因素时忽略了管理者的心理特征。行为金融理论研究主要是从资本市场非完全有效、投资者和管理者非理性的角度来研究公司的投资决策行为。本文从行为公司财务的角度,实证检验了管理者的心理特征,尤其是过度自信心理对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期望能够揭示管理者心理特征与过度投资的关系,为解释现实活动中的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提供理论参考,同时为促进公司投资的有效性以及公司经营中管理者的选择、激励和制约机制等提供建议和帮助。二、研究内容本文结合国内外学者对公司过度投资问题的相关研究,引入了行为财务理论,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管理者心理特征的角度,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并进一步将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进行对比研究;此外,本文还将管理者个人特征作为过度自信程度差异性的替代变量,检验了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差异性对过度投资的影响。全文共分为五章,各章的内容依次如下: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本文的创新点。第二章是文献综述。首先对过度自信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其次对过度投资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再次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对过度投资影响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最后进行了研究述评。第三章是研究设计。首先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构想,从行为财务理论的角度出发,在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过度投资行为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区分产权性质,研究国有及民营上市公司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心理偏差对过度投资的影响;然后针对本文的研究构想,选取了制造业上市公司2052个样本,其中国有上市公司样本1308个,民营上市公司样本744个;再次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假设,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变量;最后对本文的研究模型进行了设定。第四章是实证分析。首先是对过度投资的计量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为后来的实证检验提供计量基础;其次,对本文的五个研究模型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并对结果进行了解释。第五章是研究结论及展望。从实证结果来看,本文的研究模型得到了较好的预测效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实证结果显示:(1)我国上市公司的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过度投资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公司具有更高的投资一现金流敏感度,当公司的现金流量水平较高时,更容易导致公司的过度投资支出。(3)与民营上市公司相比,国有上市公司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更倾向于过度投资。(4)与民营上市公司相比,在现金流充裕时,国有上市公司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更倾向于过度投资。(5)本文在对国有和民营上市公司进行研究时,引入了公司治理变量,发现公司治理变量在两种不同性质的公司中对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具有差异性:一是国有上市公司两职合一与过度投资正相关,但是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而民营上市公司两职合一与过度投资在10%的水平下正相关,会促进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二是国有上市公司中独立董事比例与过度投资在10%的水平下负相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民营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比例与过度投资呈正相关关系,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难以对公司过度投资行为起到制约作用。三是国有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比例与过度投资负相关,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民营上市公司高管持股可以显著抑制公司过度投资行为。(6)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的差异性会影响公司过度投资程度,结果发现在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前提下,过度投资显著集中在管理者为男性、年龄较小、管理者任职时间较短、横向社会资本和纵向社资本较多等特征的公司中。针对以上的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比较有针对性的建议,进而对本文存在的局限性及对未来的展望进行了分析。三、本文的主要贡献伴随着行为财务学研究的兴起,管理者行为特征,尤其是过度自信心理偏差成为了现代投资理论研究中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本文立足于行为财务理论,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心理偏差对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并进一步将国有和民营上市公司进行对比研究,探讨管理者过度自信心理偏差在两类不同产权性质的公司中对过度投资的影响有何异同,期望为市场中非效率投资行为的解释提供理论参考。此外,本文还将管理者个人特征作为过度自信程度差异性的替代变量,尤其是引入横向社会资本和纵向社会资本这两个特征,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差异性对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从而能更好地认识公司过度投资行为。本文的主要贡献是:(1)本文引入了行为财务理论,从管理者心理特征的角度,研究公司的投资决策行为,探讨管理者过度自信心理偏差对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此外,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心理会受到其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经历、社会资本等个人特征的影响,所以本文还从管理者个人特征的角度,以我国上市公司董事长的性别、年龄、任职时间、学历、教育背景、横向社会资本、纵向社会资本等个人特征作为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差异性的替代变量,研究管理者个人特征对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丰富了现有的公司投资理论。(2)本文在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过度投资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国有和民营上市公司进行对比研究,探讨管理者过度自信心理偏差在两类不同产权性质的公司中对过度投资的影响有何异同。目前尚没有学者从行为公司财务角度,将国有及民营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问题进行对比研究,本文引入了公司治理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实证发现国有和民营上市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对过度投资的影响存在差异性,为市场中非效率投资行为的解释提供了参考依据,从而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公司经营管理实践。此外,本文还首次提出了横向社会资本和纵向社会资本两个董事长个人特征变量,并对公司过度投资受到董事长横向社会资本和纵向社会资本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