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了解我院不同部位结直肠癌的构成分布及变化趋势,比较不同解剖部位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为正确认识和掌握右半结肠癌、左半结肠癌与直肠癌提供依据,也为进一步研究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及其诊断和治疗打下基础。研究方法:回顾2006年~2015年期间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024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分析比较不同解剖部位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并与国内外同类资料进行比较讨论。研究结果:1.在本研究的全部结直肠癌中,右半结肠癌(33.0%)、左半结肠癌(28.6%)和直肠癌(38.4%)的构成比基本相当。左半结肠癌近4年来年度构成比略呈上升趋势。2.无论是在右半结肠癌、在左半结肠癌还是在直肠癌,老年病人的构成比都高于中年病人的构成比,中年病人的构成比都高于青年病人的构成比。三组不同部位结直肠癌的发病年龄构成有显著差异(P=0.007<0.01)。组间比较发现,在发病年龄构成上,右半结肠癌组与左半结肠癌组无明显差异(P=0.714),右半结肠癌组与直肠癌组有显著差异(P=0.003<0.01),左半结肠癌组与直肠癌组有差异(P=0.045<0.05)。其中直肠癌的青年病人构成比(6.9%)高于右半结肠癌(3.8%)和左半结肠癌(4.8%),直肠癌的中年病人构成比(28.2%)也高于右半结肠癌(19.8%)和左半结肠癌(21.5%),而直肠癌的老年病人构成比(64.9%)低于右半结肠癌(76.4%)和左半结肠癌(73.7%)。3.无论是在右半结肠癌、在左半结肠癌还是在直肠癌,都是男性病人多于女性。三组不同部位结直肠癌的性别构成有显著差异(P=0.001<0.01)。右半结肠癌的女性构成比(47.9%)高于左半结肠癌(33.8%)和直肠癌(39.2%)。4.病理类型、肿瘤分化程度及TNM分期在三组不同部位结直肠癌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1)。右半结肠粘液腺癌的构成比高于左半结肠和直肠,右半结肠腺癌的构成比低于左半结肠和直肠。右半结肠低分化癌的构成比高于左半结肠和直肠,而右半结肠高分化癌的构成比低于左半结肠癌和直肠。直肠癌Ⅰ期的病人构成比高于右半结肠癌和左半结肠癌,直肠癌Ⅱ期的病人构成比低于右半结肠癌和左半结肠癌。5.在结直肠癌中CEA阳性率为30.3%,CA19-9阳性率为12.3%。CEA阳性率和CA19-9阳性率在不同部位结直肠癌之间无明显差异。但低分化癌中的CEA阳性率和CA19-9阳性率均高于中分化癌和高分化癌,腺癌中的CA19-9阳性率显著低于粘液腺癌和其他癌。p53、hMLH1、hMSH2和COX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率高,均超过75%,但在不同部位结直肠癌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只有hMLH1在右半结肠癌中的表达率低于左半结肠和直肠。结论:1.我院10年来结直肠癌无明显“右移现象”。近4年左半结肠癌构成比略呈上升趋势,应重视左半结肠癌的早期诊疗。2.老年病人易患结肠癌特别是右半结肠癌,而在中青年病人中,直肠癌更多见。结直肠癌中男性病人多于女性,女性易患右半结肠癌。而右半结肠癌分化差、TNM分期晚,粘液腺癌更多见,预后差。术前CEA阳性率、CA19-9阳性率越高,结直肠癌的预后越差。3. hMLH1在右半结肠癌中的表达率低,表明右半结肠癌更多的是MSI阳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