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泊富营养化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目前亟待解决的水环境问题。大型富营养化浅水湖泊的水华优势种群大多为蓝藻,故称为蓝藻水华。 微囊藻作为湖泊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物种,其在生长及水华的形成过程中,与其它物种之间,尤其是与其它藻类之间的资源竞争关系,会对水华藻类的生长、水华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什么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微囊藻在与其它藻类的竞争中可以获得生长优势、并进而形成水华? 本文选取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这两种湖泊中常见的藻类,分别研究了它们在纯培养体系中,温度、营养盐、光照和扰动对两种藻生长的影响;以及共培养(10∶1、1∶1、1∶10)体系中,随着上述四个环境因子的变化,两种藻各自的生长情况和一些参数的变化。 纯培养的试验表明:在试验设定的温度范围内,纯培养微囊藻和栅藻的生物量和生长速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微囊藻在3000lx时比增长速率达到最大,栅藻所需光强高于微囊藻;随着营养盐浓度的增加,两种藻均呈增长趋势,这说明湖水中污染负荷量的加大会导致藻类更迅猛的生长和泛滥;湖水的扰动也是水华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小扰动利于藻类的生长,强度较大的扰动有削弱藻类水华的功效。 共培养试验的结果如下: 无论在7℃,18℃还是25℃的情况下,微囊藻在共培养体系中均占据了优势;在共培养时两种藻之间的差异逐渐显现出来,并且随着微囊藻在混合体系中所占份额的减少,差异越来越显著。另一方面,微囊藻对栅藻的竞争抑制参数始终大于栅藻对微囊藻的竞争抑制参数,并且在10∶1共培养时相差最大。 在1600lx—10000lx的光强范围内,1∶1和1∶10共培养体系中微囊藻的增长率总是大于栅藻,但在10∶1共培养体系中的情况相反。共培养体系中,随着微囊藻所占份额的增大,其光吸收半饱和常数也变大;栅藻情况与微囊藻相反。无论在哪种竞争体系中,微囊藻光吸收的半饱和常数总是小于栅藻。 无论哪种共培养体系,微囊藻和栅藻的增长速率均随着磷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微囊藻在1∶10共培养体系中增长率最大,栅藻则在10∶1共培养时增长最快。在共培养体系中,随着微囊藻所长份额的减少,其磷吸收的半饱和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