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人才的重要论述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_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代,需要人才新理论;新时代,催生人才新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立足新时代,回望党的初心与使命,展望国家的发展与未来,认识到人才对于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并由此展开了对新时代人才问题的系统论述,形成了指导新时代人才工作的科学理论体系。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代中国正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中国共产党正处于革命性锻造的关键时期。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给人才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要紧抓机遇、迎接挑战,实现新时代人才事业的大发展,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就必须有能够指导新时代人才工作的科学理论。习近平关于人才的重要论述就是在使我国人才工作不断符合时代潮流与时代要求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的中国新篇,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的时代新篇,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的人才章篇。习近平关于人才的重要论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尤其是坚持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史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基本原理,将这些基本原理与新时代中国人才工作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习近平关于人才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为直接理论来源,尤其是继承了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有关“第一资源”的人才地位论、“德才兼备”的人才素质论、“教育实践”的人才培育论、“选贤任能”的人才选用论、“尊重人才”的人才环境论以及“党管人才”的人才管理论,在新时代将这些基本理论进行了创新发展;习近平关于人才的重要论述还借鉴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人才思想和国外人才思想中的有益成分。习近平关于人才的重要论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来源,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为理论借鉴,立足新时代,系统阐释了新时代我国开展人才工作的系列思想。“人才”“人才工作”历来都是习近平重点关注的领域,沿着其从政经历的脚步,我们可以梳理出其人才思想不断丰富的历史演进轨迹。正定是习近平从政的始发地,他有关人才的一些理念也在这里逐渐萌芽,从福建一路到浙江、上海的工作中,他有关人才的论述不断从地方实践经验的总结向系统化的理论演变,并在其进入中央以后逐步实现从地方人才思想到大国人才思想的过渡。从正定工作时期的“人才九条”,到福建工作时期的“五字人才经”,到浙江工作期间“人才强省”战略,再到他十八大前在中央工作期间对全国人才工作的新思考,这些在他指导人才工作不断丰富发展的思想,都为他在十八大以后系统论述人才和人才工作做了充分的实践积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成为全党的领导核心,其有关人才的重要论述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完善,形成了立足民族复兴、内在逻辑严密、思想内容丰富的科学体系。关于“人才是战略资源”,习近平强调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和赢得国际竞争的战略资源;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习近平强调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关于“党管人才”,习近平强调要紧扣对象、引领方向、落实要求、改进方式;关于“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习近平强调建设人才强大队伍、筑牢人才培养基础、推进人才引进工作、坚持人才以用为本、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等。习近平关于人才的重要论述,以“人才是战略资源”为逻辑起点,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引领,以“党管人才”为根本原则,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实践要义,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内容体系。习近平关于人才的重要论述是我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根本指针,表现出了彰显原理的思维科学性、立足时代的理论创新性、扎根传统的文化传承性以及面向大众的语言生动性等鲜明特征,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习近平关于人才的重要论述,从理论上看,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到新时代人才工作中,创新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深化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从实践上看,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我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形成了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加快新时代人才强国建设步伐;引领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和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稳步提升;助力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战略目标稳步推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习近平关于人才重要论述的原理彰显;以时间为线索,梳理习近平关于人才重要论述的实践积累;以内容为基础,构建习近平关于人才重要论述的内容体系;以价值为旨归,研究习近平关于人才重要论述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基于以上四个方面,本文力求深入、系统地研究习近平关于人才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提供理论参考。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妇科多发性原发性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目的:本部分的研究拟回顾性、连续性收集单中心妇科多发性原发性恶性肿瘤(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t neoplasms,MPMN)的临床资料并完成随访,从发病年龄、发病部位、间隔时间、FIGO分期、治疗方式及生存时间等方面对其行综合分析,旨在探讨妇科恶性肿瘤相关的MPMN的临床特点和生存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连续性收集
目的膀胱癌(BCa)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既往研究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来源的外泌体是转移内源性分子的载体,在BCa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含BMSCs来源的外泌体中miR-9-3p在BCa恶性进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第一部分: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中筛选出在BCa中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在BCa组织和配对癌旁正常组织中用qRT-
国际上管理自然灾害最为常见和有效的方法是保险机制,地震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有助于提升区域内地震风险保障水平。自汶川地震以来,政府和社会大力呼吁构建地震保险制度,目前,我国地震保险的顶层设计已经出炉,意味着地震保险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然而地震保险的实际市场表现却不尽人意,经营风险高、盈利难导致保险经营者们始终对地震保险保持高度警惕状态,地震保险认知程度低极大程度上限制了有效需求和覆盖率,地震保险市场
随着网络服务终端站点数量的急剧增加、网络服务对于时延要求和安全性能的不断提高、及网络能耗的显著增大等发展趋势,新一代物联网系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技术挑战。本学位论文针对第六代移动通信的愿景展望和技术发展导向,紧密围绕着物联网系统的网络接入场景主要研究终端站点无线接入的安全性方案、物联网终端站点的无线充电与无线信息传输、异构物联网的干扰抑制、终端站点计算任务的时延理论分析、以及基于智能反射面的物联网接
本文主要是基于介质波导滤波器开展技术研究。这类滤波器与平面微带滤波器、介质集成波导滤波器相比,具有更高的Q值和功率容量;与金属波导滤波器、加载介质构成的介质谐振波导滤波器相比,具有更小的尺寸,非常便于集成于现代射频与微波电路中。近几年,随着陶瓷介质工艺的不断成熟,介质波导滤波器以其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基站、终端等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中,国内外学者陆续开展了大量的技术研究和相关工程应用。本文主要针对直
锂离子电池(LIBs)具有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高、循环寿命长、自放电低、无记忆效应等特点,被认为是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的理想储能器件。一方面,工业化的石墨负极由于比容量低而无法满足锂离子电池对能量密度日益增长的需求;另一方面,具有高比容量的新型电化学活性材料,如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硅等,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变化较大,导致严重的粉化和容量衰减。因此,具有分级结构的多孔碳电极材料受到了关注和开发
得益于基因组学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及生物信息分析技术的迅猛发展,研究人员能够获得海量生物数据对疾病进行深入研究,并在许多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对复杂疾病的认识,并未如人们预期那样获得革命性突破,以GWAS研究为例,目前所识别主效应的位点只能解释表型变异的部分遗传度,即遗传性缺失(missing heritability)现象。事实上,复杂疾病的发生发展,是由外在环境暴露因素、内在遗传因素相互影
猪作为重要的农业动物和理想的潜在动物模型,在农业生产和生物医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肌肉生长和脂肪沉积是猪的重要经济性状,且不同解剖学部位的肌肉和脂肪具有显著的表型差异,而带来这些差异的具体分子调控机制尚不明确。目前,猪的基因组(Sscrofa 11.1)虽完整度较高(Contig N50:48.23 Mb),但其基因组注释并不完善。因此,构建精准完善的转录组图谱(功能性的蛋白编码转录本和调控性
为了缓解用户有限认知能力与互联网海量信息之间的矛盾,信息检索已经成为互联网服务中一项不可或缺的技术。在信息检索的相关研究领域中,对其离线评价方法的研究一直以来都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为了使得离线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与真实用户的体验尽量吻合,在离线评价指标的设计中引入用户行为模型就成为了信息检索评价长期以来的研究热点。然而,现有的离线评价方法仍然存在一定局限:一方面,已有的离线评价指标在构建用户行为
细胞命运谱系追踪是发育生物学的经典问题之一。最早的谱系追踪研究甚至可以追溯到19世纪。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完全透明,使其成为谱系追踪研究最合适的模式动物之一。脊椎动物内胚层主要贡献到未来由咽至肛门的呼吸道上皮,消化道上皮及其附属器官,如肝脏,胰腺,胆管系统,甲状腺,胸腺以及哺乳动物中的气管和肺脏(斑马鱼中的鳔)。内胚层器官前体的研究会为相关器官发育和疾病的研究提供重要线索。斑马鱼早期内胚层细胞呈单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