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尿素、乙二醛、甘氨酸和三聚氰胺为原料,合成了六种新型的同系列(带有相同的官能团,但官能团数目并不相同)的无铬鞣剂。用红外光谱(FT-IR)分别证实了它们带有的官能团的存在;并采用氨基酸分析来初步研究这些无铬鞣剂的鞣制机理;然后对这些无铬鞣剂的结构进行分子模拟,尝试从分子尺寸的角度解释收缩温度的差异。在本文所合成的无铬鞣剂中,2#的收缩温度是最高的(82.2℃);选取此种鞣剂测试,其收缩温度随着无铬鞣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最高可达84.5℃),但当其用量达到一定值时收缩温度就基本保持不变;1#-6#无铬鞣剂鞣制出来的是具有丰满、柔软、粒面细致等优点的浅色革,已初步达到了服装革、鞋面革以及箱包革的要求,而且很环保。选用2#无铬鞣剂鞣制后的皮再加2%的铬粉继续鞣制,可以得到手感相当好,收缩温度能达到105℃的革,很好地满足了少铬鞣剂的要求;1#-6#无铬鞣剂的水溶性以及贮存稳定性都很好,达到了工业化生产的要求。 分别合成了水溶性聚丙烯酸(AA)均聚物复鞣剂以及水溶性丙烯酸(AA)和甲基丙烯酸(MAA)共聚物复鞣剂,通过测定各自聚合过程中体系粘度的变化,讨论了反应温度、引发剂加入的量和加料速度等因素对两类丙烯酸树脂分子量的影响以及甲基丙烯酸的用量、引发剂加入的温度和引发剂加入后的保温时间对后者分子量的影响;进而研究控制它们分子量的方法;并从所合成的两类丙烯酸复鞣剂各选取一粘度较为合适的样品与科莱恩公司和斯密特公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