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氟丙烯酸酯共聚乳液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123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半连续法制备了固含量约为30%的含氟丙烯酸酯三元共聚物乳液。使用了不同组成的混合单体合成了不同氟组分含量的共聚物,利用傅立叶红外(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技术定量分析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六氟丁酯的用量对共聚物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氟单体组成的增加,共聚物的含氟组分含量明显增大,并且,由于三元单体竞聚率的相互差异,BA在单体用量比率中的增大可以显著的提高氟单体进入大分子链的能力,从而增加共聚物中的氟含量。另外,使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接触角测试仪表征了共聚物的表面结构和性能。结果说明:涂膜接触角与共聚物膜表面含氟基团的密集程度有直接的联系,膜的防水性能随着表面含氟基团含量的增大而增大。同时,将两种不同红外测试技术(FTIR和ATR)对共聚物及其表面的氟组分含量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可以看到:膜表面的氟组分含量远大于共聚物的氟组分含量,由此可以推断,在共聚物的成膜过程中,共聚物的含氟基团有迁移到膜-空气界面的趋势,含氟侧链在膜的表面向空气中伸展,从而大大增加了共聚物的防水性能。同时,采用可反应型乳化剂进行了合成含氟三元共聚物乳液的尝试。使用可反应型阴离子乳化剂和常规非离子乳化剂复配了新的乳化体系,并将其合成的乳液与常规乳化体系合成的乳液进行对比。高速离心机对乳液聚合稳定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特殊的可反应型乳化体系,其乳液的凝胶量大大减少,聚合稳定性明显提高。傅立叶红外(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核磁共振氟谱(19F-NMR)分析了共聚物的组成信息。结果表明:可反应型乳化体系中随着氟单体用量的增加,共聚物中氟组分含量随之增加;氟单体用量不变时,丙烯酸丁酯组分的增加有助于提高共聚物的氟组分含量;同样氟单体用量,采用可反应型乳化体系合成的共聚物氟组分含量要小于采用常规乳化体系的共聚物氟组分含量。核磁共振碳谱(13C-NMR)的结果给出了共聚物的微观序列结构信息:在共聚物中二单元序列结构中,嵌段共聚合的-MMA-MMA-、-BA-BA-链节占据了大半部分,而表征三种共聚单体之间无规共聚合的-MMA-BA-、-MMA-G04-、-BA-G04-链节是随着氟单体用量的增大而增大的。表面衰减全反射技术(ATR)、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纺织助剂防水测试和接触角的测试结果表明:采用特殊可反应型乳化体系合成的共聚物,其防水性能明显低于同样氟单体用量但采用常规乳化体系合成出的共聚物。可以发现,两种乳化体系合成的含氟共聚物乳液互有优势,存在不同。为了充分发挥可反应型乳化体系的优势,改善共聚物膜表面防水性能,对下一步工作的建议是:延长反应时间,或寻找新的反应活性更大的新的反应型引发剂。
其他文献
为提高航空装备保障指挥人员的能力,设计一种航空装备保障指挥综合演练系统。通过确定航空装备保障指挥综合演练系统建设目标及原则,设计研究航空装备保障指挥综合演练体系的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颈髓损伤并发低钠血症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总结36例急性颈髓损伤并发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观察、护理评估及干预要点。结果 36例急性颈髓损伤并发低
目的:观察穴位注线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雌二醇(E2)和孕酮(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注线组和宫瘤清胶囊组,每组50例。宫瘤清胶囊组给予
江苏新高考试卷命题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思路进行创新命题,新情境下的化学方程式是其重要体现,也是必考题型。文章从历年的江苏高考卷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类型与方法,
在500℃、10,3 MPa的过热蒸气条件下,进行了不同加工和热处理制度处理的2种N36锆合金成品管与lmpr.Zr-4合金对比样的疖状腐蚀试验。结果表明,N36锆合金抗疖状腐蚀性能优于Imp
旅美华裔作曲家周文中先生以一种批判、反思现代性的哲学高度审视音乐文化的未来,站在东方和西方的交汇点上,结合亚洲传统美学和西方前卫技法进行音乐创作。周文中先生创立"
工程监理对公路工程项目的建设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工程监理工作,能够加强对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费用以及工程安全等各方面工作的控制,保证工程能够实现预期的效果
原生态民族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保证了中华文化的多元化,更保证了我国文化的民族特色。但目前社会的快速发展,给原生态民族艺术的原生态性质带来极大的破坏,原生态艺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