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随着现代工业发展,各种工业废水中出现了越来越多难降解的含氮有机污染物。电化学氧化法作为一种高级氧化技术,具有氧化性强、操作简单、环境友好等特点,对于有机物污染物的降解有着很好的优势。为了研制催化活性高、电化学性能稳定的阳极材料,本文以Sb掺杂的SnO2为中间层,采用稀土元素Ce掺杂改性PbO2电极,电催化降解水中含氮有机污染物,以头孢噻吩、头孢拉定、甲基橙和4-硝基苯酚为例,阐述了目标污染
【基金项目】
:
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2019L0383,2019L0387); 山西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基金(2018YJ25,2018YJ22); 山西省优秀博士来晋工作奖励科研项目(SXYBKY2018024,SXYBKY201802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现代工业发展,各种工业废水中出现了越来越多难降解的含氮有机污染物。电化学氧化法作为一种高级氧化技术,具有氧化性强、操作简单、环境友好等特点,对于有机物污染物的降解有着很好的优势。为了研制催化活性高、电化学性能稳定的阳极材料,本文以Sb掺杂的SnO2为中间层,采用稀土元素Ce掺杂改性PbO2电极,电催化降解水中含氮有机污染物,以头孢噻吩、头孢拉定、甲基橙和4-硝基苯酚为例,阐述了目标污染物降解动力学和降解机理,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采用溶胶-凝胶法和电化学沉积法制备了Ti/SnO2-Sb/Ce-PbO2电极。通过对电极进行表面形貌(SEM)、晶体结构(XRD),发现Ti/SnO2-Sb/Ce-PbO2电极相对于Ti/SnO2-Sb/PbO2电极,其表面结构更加致密、晶粒尺寸减小、矿物结晶度明显提高,可以为目标污染物提供更多的反应活性位点。此外,通过电化学性能测试和羟基自由基产生能力测试,发现Ti/SnO2-Sb/Ce-PbO2电极相较于Ti/SnO2-Sb/PbO2电极具有更高的氧化还原电位和析氧电位,以及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且电极能够持续不断的产生羟基自由基。以制备的Ti/SnO2-Sb/Ce-PbO2电极为阳极,研究了工业生产废水中典型的含氮有机污染物—头孢噻吩和头孢拉定电催化氧化的过程,考察了污染物初始浓度、电流密度、p H值以及搅拌速度等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Ti/SnO2-Sb/Ce-PbO2电极对头孢噻吩和头孢拉定降解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过程。在电极间距为2 cm,电流密度为40 m A/cm~2,搅拌速度500 r/min,初始浓度为50 mg/L,电解质浓度为0.10 mol/L,p H未调节,降解70 min时,头孢噻吩和头孢拉定的降解率分别达到了99.77%和99.74%。且在240 min后头孢噻吩和头孢拉定TOC去除率,分别达到了68.2%和60.6%。电极降解头孢噻吩和头孢拉定的最终产物没有产生生物毒性。采用HPLC-MS分析测试方法,对头孢噻吩和头孢拉定的降解中间产物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其降解的主要途径是首先与β-内酰胺环相连的侧链被破坏,随后β-内酰胺环环内的-C-N-相连的部分被氧化,β-内酰胺环开环,成为侧链结构,然后矿化脱离,最终降解为H2O和CO2。电极分别对头孢噻吩和头孢拉定进行9次重复循环电解试验,头孢噻吩和头孢拉定的降解率均保持90%以上。可见,Ti/SnO2-Sb/Ce-PbO2电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电催化活性。模拟河水中头孢噻吩和头孢拉定的降解,降解90 min,头孢噻吩和头孢拉定的降解率分别达到了76.19%和84.29%。为了考察电极对多种含氮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同时使用电极对甲基橙和4-硝基苯酚进行降解。以制备的Ti/SnO2-Sb/Ce-PbO2电极为阳极,甲基橙和4-硝基苯酚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电极间距、电流密度、电解质浓度以及污染物的初始浓度等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在电极间距为2 cm,电流密度为30 m A/cm~2,电解质浓度为0.10 mol/L,初始浓度为100 mg/L,p H未调节的条件下,电极Ti/SnO2-Sb/Ce-PbO2对甲基橙和4-硝基苯酚降解,120 min后降解率分别达到了99.59%和96.16%,180 min后TOC去除率分别达到了56.71%和54.87%。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发现甲基橙的降解途径为甲基橙的苯环结构和偶氮键结构在电解过程中被破坏,4-硝基苯酚中的苯环与助色基团硝基的电子共轭结构被破坏,最终甲基橙和4-硝基苯酚逐渐被降解成H2O和CO2。以Ti/SnO2-Sb/Ce-PbO2电极为阳极,对甲基橙和4-硝基苯酚分别进行9次重复循环电解试验,甲基橙和4-硝基苯酚的降解率均达到了99%和85%以上。模拟河水中目标污染物的降解,甲基橙和4-硝基苯酚的降解率分别达到了59.93%和65.77%,这为实际环境中电极对有机污染物的有效降解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参考。
其他文献
土霉素污染是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本研究以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为基础,借助高效液相色谱、高效气相质谱、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红外等分析测试手段,探究了光照对施氏矿物活化过硫酸盐去除废水中土霉素的影响,揭示了施氏矿物协同铜离子活化过硫酸盐降解土霉素的机制,明确了透析对施氏矿物活化过硫酸盐去除土霉素的影响,最终阐明了施氏矿物活化过硫酸盐去除土霉素的效果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暗反应条件下
水-力耦合问题一直是岩土工程的前沿问题。但水-力耦合作用下岩石力学机制极其复杂,还需在前人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研究。鉴于此,本文结合声发射监测技术,开展了室内玄武岩水-力耦合三轴压缩试验。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可以揭示水-力耦合作用下玄武岩的力学特性和破坏机理,对于水力耦合作用下岩石的破裂行为和机制以及相关工程实践均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与工程意义。主要工作如下:(1)开展不同水压、围压条件下的致密状玄武岩室
为探究工业副产硫酸铵环保高效资源化利用途径,本研究以不同增效措施辅以工业副产硫铵制备成3种增效硫酸铵肥料(添加硝化抑制剂ASN、油脂包膜ASG、腐植酸ASH),通过土柱淋溶模拟及玉米大田试验,研究了3种不同增效硫酸铵肥料的氮素淋溶特性及对大田玉米生长发育、氮肥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等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施加常规尿素(U)相比,普通硫酸铵肥料(AS)可以减少土壤中各种形态氮素的首次淋出率与累积淋出率
电厂烟气脱硝SCR系统脱硝还原剂采用尿素取代液氨已成为行业趋势,尿素具有与液氨相同的脱硝性能,且具有环保、无毒性和安全性高等优点。某电厂对烟气脱硝SCR系统实施液氨改尿素热解制氨工艺,本次改造的热解系统单套640kg/h的制氨量是迄今国内最大的,具有停留时间长、能耗大、运行费用高、调节范围大等难点。为此,在进行流场/温度场模拟的基础上,采用高温烟气换热方案代替电加热器方案,对运行模式和喷枪控制进行
大单元教学是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需要,教师要摒弃旧有教学方法,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大单元教学。文章分别阐述了语文核心素养及大单元教学的概念,接着分析了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的价值,最后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过程的完善、教学反思的开展四个方面探讨了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提出了分析教学内容、创设真实情境、设计课堂任务、回顾整体设计的方法,以期为
裂纹的萌生扩张普遍存在于桥梁隧道、水工大坝、高层建筑等钢筋混凝土结构之中,其引发的损伤破坏是结构的主要失效模式。相较于间接作用(锈胀、冻融、高温等)引起的裂缝的复杂性,直接荷载作用引起的裂缝呈现出规律、可控的特点。因此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探究结构由荷载作用导致的损伤破坏机理,并准确计算结构的最大裂缝宽度,是有效维护结构在服役期间安全适用、保障结构耐久可靠的关键。鉴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兼具粘结滑移与局部失
为研究豆科作物接种根瘤菌在复垦土壤上的应用,本试验以晋中市榆次区后沟村矿区复垦土壤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盆栽试验,将2种根瘤菌按照单独接种模式和复合接种模式接种到3种豆科作物中,通过植株生长状况,土壤养分、酶活性指标确定合适的接种模式及适宜的豆科作物,并在该接种模式下,将豆科作物结合不同用量氮肥,再次进行盆栽试验,进一步研究对豆科作物生长发育状况及对复垦土壤养分、酶活性、土壤呼吸强度和微生物多样性影
我国污泥(WAS)和菌糠(SMS)产量巨大,长期堆放会造成环境污染,应对其资源化利用。二者联合厌氧发酵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VFAs)可作为污泥脱氮除磷工艺以及塑料合成的重要原材料,因此,厌氧发酵产酸是污泥和菌糠资源化利用的理想选择。本研究对剩余污泥与菌糠进行厌氧发酵制备VFAs,以实现二者的资源循环利用。本试验主要从以下3方面进行探究:热碱预处理对剩余污泥破解效果的影响;菌糠与KOH预处理污泥共发
文章从大单元视角出发,探讨了历史主题教学实践的意义、策略和实施过程。通过对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分析和总结,提出了在历史主题教学实践中确定主题和目标、制订教学计划、利用多种教学资源、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及注重评价和反思等策略。
大单元教学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鲜明特色和突出亮点。掌握大概念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含义及特点,结合思政新教材探讨大概念为统领的大单元教学,对改进和优化思政课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文章从大概念及大单元教学的概念出发,结合《政治与法治》教材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展开剖析,以实现理论应用于实践并指导实践的目的,进而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