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清中期以来出现的拓片与绘画结合的“博古图”。不同于以往对于这类图像的诸多讨论视角,本文关注于这类作品中拓片的表现方式和对其进行观看的方式。文章第一章是对拓片的学术传统及背景的梳理:作为一种记录和复制手段,拓片是金石学中对文字、图像著录的产物。清代全形拓的出现,使得立体的古器物形象也可以以拓片的方式呈现,由此体现出、也进一步促成了对拓片观看方式的转变。第二章开始进入对具体图像的讨论。以晚清六舟的作品为代表,在对图像进行细读和具体创作情境梳理的基础上,分析其中拓片的不同表现方式,及其在画面中作用的方式。在这类作品中,来自金石学领域的拓片成为主要被观看的对象,且体现出与学术领域中的拓片不同的表现方式。本文的最后一章,是对图像中所呈现出的部分问题的理论化的探讨。首先,拓片与绘画结合的“博古图”的出现,某种程度上是对拓片的不同于以往的观看方式下的产物;而在这种出于视觉审美的观看方式下,拓片中的文字也构成了图像。其次,作为一种综合的图像处理方式,“全形拓”的制作蕴含了主观能动性对拓片客观性的冲击,在参与“博古图”创作的全形拓中,这种主观能动性往往有更多的体现。最后,对于问题的讨论落脚于一个由“博古图”的创作所衍生出的现象:“画拓片”实际上体现了绘画对另一种图像的模仿,这种模仿有意无意的触碰到了艺术与图像创作中更为本质的问题,拓片也在这种不同的理解和塑造方式中完成了从学术到艺术的“跨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