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通过对经过生化鉴定证实为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 PP)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LP)的试验菌株进行获得最大生物量的最适培养条件及菌种的包被和冷冻干燥保护工艺的研究,使之用于生产微生态发酵饲料的专用发酵剂实现工业化大生产。通过对两株菌的产酸速度研究发现PP、LP的产酸能力较快,两株菌的发酵上清液抑菌效果明显,混合培养实验抑制腐败菌效果显著。LP和PP的最适宜生长温度分别为37℃和30℃,这种最适宜生长温度的差异有利于发挥两种乳酸菌在饲料不同发酵阶段的互补作用以达到制作优质发酵饲料的生产目的;两菌株比较而言,LP的生物量要比PP高5%,而PP的有效菌落数量要比LP高10倍。通气与否和接种量大小对于菌体生物量影响不显著。接种量的影响在对数生长初期是明显的,进入对数生长末期影响不显著,对于各自达到的最大生物量也没有显著影响。研究采用海藻酸钠-明胶作为囊材,固化液采用氯化钙溶液,试验效果证明该方法适合于保存LP,提高了LP对干燥的抵抗能力。最终制定的冻干工艺是根据快速降温、缓慢升温的原则,保温过程的时间长短主要是考虑了冻干残余水分的影响,保温360min的残余水分基本处于3~5%,实验结果显示在此范围内能够得到较高的活菌存活率。冻干保护剂的研究显示保护剂的种类对PP和LP的保护效果并不一致,甘油、肌醇和维生素C对PP的保护作用最强,而对LP的冻干保护试验则是维生素C、甘油和绵白糖的保护作用最强。保护剂中维生素C和甘油均表现出较强的保护作用。对微生态发酵饲料中的细菌总数、乳酸菌和大肠杆菌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饲料经发酵剂发酵后,乳酸菌数量在48h达到最大值,乳酸含量达到2.5%,大肠杆菌被显著抑制。为了探讨微生态发酵饲料对断奶仔猪诱食及促进生长效果的影响,试验选用32日龄长×大二元断奶仔猪6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I组和试验II组三个处理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发酵基础日粮、发酵基础日粮(占50%)+未发酵基础日粮(占50%)。结果表明:试验I组和试验II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分别提高8.16%和4.08%;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提高5.06%和7.59%。同时发现,试验I组的饲喂方式要优于试验II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