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高信息化、高数据化和高智能化的时代,每时每刻都有惊人的数据量发生交换,完成这些数据交换的电子元器件在工作中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对其高效稳定地运行产生很不利的影响,因此良好的散热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开发一种具有轻质化高热传导能力的镁合金对于导热元器件来说具有较为实际的意义。本文研发了机械式负压吸铸装置,采用负压吸铸法制备了可直接用于定向凝固的铸态试棒。实验以Mg-x Zn-Mn合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高信息化、高数据化和高智能化的时代,每时每刻都有惊人的数据量发生交换,完成这些数据交换的电子元器件在工作中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对其高效稳定地运行产生很不利的影响,因此良好的散热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开发一种具有轻质化高热传导能力的镁合金对于导热元器件来说具有较为实际的意义。本文研发了机械式负压吸铸装置,采用负压吸铸法制备了可直接用于定向凝固的铸态试棒。实验以Mg-x Zn-Mn合金和Mg-Zn-x Ag合金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铸态、定向凝固、深冷工艺、时效工艺和深冷+时效双级处理等不同工艺方法下的不同组织形貌和析出行为对镁合金导热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了获得最佳热导率的工艺参数;模拟出了柱状晶形貌与热导率之间的数学关系式;研究了不同工艺方式对镁合金抗腐蚀能力大小的影响规律,最终得到高热导率并具备良好抗腐蚀性能的镁合金。具体如下:研究了溶质含量对铸态镁合金热导率的影响规律。随着Ag或Zn含量增加,溶质再分配偏析现象增强。Mg-Zn-x Ag合金中Mg25.04Ag7.96比例增加,晶粒细化,晶粒度由0.5级细化到2级。Mg-x Zn-Mn合金中Mg2Zn11和Mg Zn2增加,晶界上形成大量共晶组织,晶粒度由1级细化到3级。过量的Zn含量,使凝固时固-液界面成分过冷严重以至于在α-Mg枝晶间析出α-Mn颗粒。溶质含量对析出行为和形核率有明显的影响,改变了晶粒度以及第二相形貌和数量。基于以上因素以及Mg与各溶质原子半径差的因素,铸态Mg-Zn-x Ag比铸态Mg-x Zn-Mn合金的热导率高。以及由于α-Mg基体中溶质固溶比析出第二相对合金的热导率影响大,导致合金随着溶质含量的增加,热导率呈幂函数趋势下降。定向凝固工艺改变了Mg-Zn-x Ag合金和Mg-x Zn-Mn合金的组织形态,定向凝固拉升速度越低,则柱状晶轴向平均长度?与横截面晶粒度G′的比值B越大,柱状晶的生长方向和定向凝固拉升速度方向之间的夹角越小,柱状晶形态就越好,从而提高了合金热导率。定向凝固拉升速度V=15μm/s的Mg-Zn-1Ag合金的热导率比铸态的高约为28%。因此通过控制和调整拉升速度则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晶体形貌,从而获得较高热导率。通过对定向凝固Mg-x Zn-Mn合金的实验数据分析和拟合处理,得到了合金热导率与晶体形貌之间的数学关系式:λ=9.0043ln(B)+78.484。利用定向凝固Mg-Zn-x Ag合金的热导率与晶体形貌对该数学关系式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为热导率的计算值和实验测量值平均偏差小于3%。通过深冷工艺研究了组织形貌、析出行为以及内部缺陷对镁合金热导率的影响规律。Mg-x Zn-Mn合金在深冷环境下极大的降低了析出相的驱动能,球状和杆状的Mg2Zn11和Mg Zn2第二相析出速度缓慢,晶界处形成了少量共晶组织,α-Mg基体纯化有限。但是基体内冷缩变形能集聚显著,密排六方结构α-Mg晶体中的(1010)、(0002)和(1012)晶面发生了向(1011)晶面偏转以及晶粒破碎,导致晶粒细化并形成少量亚晶组织,组织内部的缺陷团聚冷缩。经过48h深冷处理,Mg-1Zn-Mn和Mg-3Zn-Mn合金的热导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比铸态的分别提高了6.3%和5.6%。通过时效工艺进一步分析了组织形貌和析出行为对镁合金热导率的影响规律,升高时效温度明显加快了第二相的析出速度以及快速改变了析出相的形貌。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快速的消耗了Mg-3Zn-Mn合金内固溶Zn原子,第二相大量增多,α-Mg基体显著纯化,190℃时Mg2Zn11相中的Zn被激活析出与周边α-Mg结合,完成向Mg Zn2相的转变,晶界上α-Mg+Mg Zn2共晶组织明显增加。优化了提高Mg-3Zn-Mn合金热导率的时效工艺,经过2h*200℃时效处理,热导率比铸态的提高了11.7%。为开发高导热性能并兼顾良好抗腐蚀性能的镁合金,研究了不同工艺对Mg-x Zn-Mn合金抗腐蚀性能的影响。深冷工艺可以有效改善低溶质含量镁合金的抗腐蚀能力;时效工艺对镁合金抗腐蚀性能的影响具有双面性。分析得到理想的工艺方式为:定向凝固+4h深冷+2h*160℃时效处理,得到定向凝固Mg-3Zn-Mn合金导热能力进一步提升了8.3%,抗腐蚀性能提高了32%,最终获得高导热性能同时又具有良好抗腐蚀性能的镁合金。
其他文献
金刚石作为超宽禁带半导体材料被用于制备耐高温的高频大功率电子器件。此外,金刚石缺陷色心在量子信息处理、生物标记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关于晶体微观缺陷对器件宏观性能的影响、色心的发光效率与稳定性等研究备受关注。本论文利用拉曼与光致发光(PL)光谱研究了金刚石结晶度、应力分布以及色心的温度、激光功率依赖性;通过电子辐照在纯净、氮、硅掺杂等CVD金刚石中引入孤立的、简单的本征缺陷,并利用退火手
镁合金由于本身密度小、比强度高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管材制品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医疗及光学等领域。我国作为世界第一的镁资源储备大国,是生产及出口原镁的最大国家。但由于国内镁合金加工技术和装备研究起步较晚,高端领域所需镁合金制品仍需大量进口。与此同时,加工技术的落后主要表现在加工成本高和产品质量性能较差,因此,开发研制新的加工工艺是镁合金技术研究的首要任务。本文针对镁合金管材生产提出采用连续
工业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推动了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数据。数据挖掘是大数据分析的一种有效途径,其挖掘结果能够应用在机械制造业的生产、管理和运营过程中,促进制造企业优化生产、改进生产工艺以及诊断设备故障等,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在当前机械产品加工中,由设备性能下降、精度损失、易损件磨损、人因等多种因素造成了隐性问题,一般不容易被发现但却会影响产品的质量。离群检测作为一
镍基高温合金是高温合金重要组成部分,在650~1000℃范围内具有较高的高温强度、耐腐蚀性能和优异的高温抗疲劳性能。Inconel718高温合金具有更加良好的高温性能,SLM技术特别适合成形形状复杂的航空高温合金零部件,因此,进行基于SLM成形的Inconel718镍基高温合金超高周疲劳断裂机理研究,对促进Inconel718镍基高温合金的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SLM成形Inconel718
镐型截齿是采煤机和掘进机等煤矿综采综掘设备中直接碎煤破岩的刀具。在采煤掘进作业中,镐型截齿工作条件恶劣复杂,失效现象频繁发生,导致消耗量巨大,严重影响煤矿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生产效率。为满足煤炭企业生产发展的要求,提升我国镐型截齿的市场竞争力,迫切需要提高镐型截齿的质量,这已成为镐型截齿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目前,通过制造工艺入手调控镐型截齿多质量特性的研究还不够透彻,手段不够全面,效果还有待进一步
信息时代已经到来,互联网已经深入到每一个人的生活和工作中。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正在变得越来越依赖互联网,利用智能手机等工具,通过互联网来进行语言沟通,并且获得各种语言信息。面对这种情况,互联网语言对于人们的生活影响变得更加深刻,如果不能够对这些语言的安全予以保障,就很容易对人们的安全产生各种隐性或显性的威胁。互联网场域的语言安全,不仅关
镁铝尖晶石(化学式为MgAl2O4或MgO·Al2O3,简写为MA)具有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优异的耐剥离性和耐腐蚀性,是Al2O3-MgO体系中最为典型的耐高温陶瓷材料。而六铝酸钙(化学式为CaAl12O19或CaO·6Al2O3,简写为CA6)晶粒的沿基面优先生长的特性,使得其生长为片状或针状形貌,可以增强材料的韧性。二铝酸钙(CaAl4O7或CaO·2Al2O3,简写为CA2)具有较低的热膨胀
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行业的发展,对小型化轻量化电磁器件的需求逐渐凸显,这就要求软磁材料的综合磁性能进一步提高,如提高材料的饱和磁感应强度Bs、降低矫顽力Hc和提高最大磁导率μm等。Fe基非晶纳米晶软磁合金的优异软磁性能使其备受关注,由于价格低廉使其在电力电子行业有很大的潜在应用价值。然而,由于无法兼顾高Bs和低Hc使其应用受到限制。本研究从提高Fe基非晶纳米晶软磁合金的综合软磁性能出发进行了一系列
FeNi基非晶合金作为新型的软磁材料之一,具有矫顽力(Hc)小、磁导率(μ)高、频率特性好等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磁头、精密互感器、磁屏蔽以及生物传感器等领域。然而,FeNi基合金仍存在非晶形成能力弱、热稳定性差以及饱和磁化强度较低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致力于研发新型高性能FeNi基非晶软磁合金将成为保障我国电力电子器件技术向高效化、轻便化、节能化方向的发展迫切急需的任务之一。为此,本文通过合金成分的调
随着新能源、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型工业化的升级浪潮正在颠覆传统制造方式。切削加工是现代制造业中一种广泛应用的机械加工方法,加工过程中刀具的实时状态直接影响零件加工精度、加工效率和表面质量等。因此,应用现代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号处理等技术开发刀具状态参量监测的新方法、新装置、新技术和新系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本文针对智能加工对刀具状态实时监测和监测精度的需求,以车刀为对象,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