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在中国有着国民经济基础的地位,而农业上市公司作为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纽带,其能否健康发展对于中国的证券市场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在政策上给予了农业上市公司越来越多的鼓励与支持,我国的农业行业上市公司相对于其他行业上市公司而言,在总体数量增长与规模扩大方面的趋势更为明显。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其投资规模并没有随着总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而增加,甚至出现了小幅度下降的趋势,农业上市公司内部存在着资本投入较大而产出相对较小、资本投入过多或不足所等非效率投资问题。与此同时,股权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对公司的运营管理、投资决策等起到重要影响,优化股权结构有助于上市公司形成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也能够为缓解企业非效率投资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从总体上看,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其他行业相比呈现股权集中度较低、股权制衡水平弱以及不重视高管股权激励机制等股权结构方面的现状。因此,本文将具体研究农业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特征、非效率投资现状以及股权结构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本文首先回顾了研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并将股权结构、非效率投资以及股权结构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方面有关的国内外文献和研究进行了梳理,结合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具体分析了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于非效率投资影响的机制,并得出本文的研究假设。然后,对农业上市公司近年来整体的股权结构变动和投资变动情况进行了观察,并与同时期其他行业相对照,归纳出农业上市公司近年来股权结构的特征以及非效率.投资的状况。其次,对农业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程度和股权结构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第一步借鉴了 Richardson模型,得出残差值作为农业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程度的测度,并对所得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具体分析农业上司公司非效率投资的分布状况;第二步结合股权结构的三方面指标和非效率投资程度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农业上市公司内部股权结构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我国上市农业公司的非效率投资状况分布较广,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的情况均存在,其中更多的公司为表现投资不足;第二,股权集中度越高的农业上市公司越可能产生非效率投资,股权的稀释能够有效抑制委托代理问题和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产生,从而减少非效率投资行为;第三,股东间的制衡程度越高,越能够减少农业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当公司的几个大股东间相互制约程度较高,能够抑制第一大股东对公司的单方面控制,从而减少非效率投资行为;第四,重视高管股权激励的农业上市公司能够减少非效率投资,当公司更注重高管持股激励机制的运用,高管对于公司的盈余有分享权,会做出更科学的投资决策。基于上述结论,本文从适当集中股权、合理划分股权比例、建立和完善高管持股激励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提出了相应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