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多尺度特征融合的骨龄评估方法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ssi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骨龄评估通过骨骼发育形态推断儿童生长的实际情况,具有很多临床应用,例如诊断内分泌疾病和预测青少年最终的成年身高等。骨龄评估方法根据发展的历程可以分为:基于人工估计的方法、基于传统机器学习的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前两种方法非常依赖临床医师的经验和手工特征的设计,对方法应用的普及具有很大的约束。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其强大的数据表达能力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基于深度学习的骨龄评估方法成为医学图像分析领域的一个活跃的方向。由于骨龄评估是一个小数据集的识别任务,它无法为神经网络提供丰富的训练样本。因此,如何在小样本的情况下获取合格的网络模型成为当前发展的一个严重挑战。针对骨龄评估任务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和卷积神经网络相结合的X-ray图像多尺度数据融合框架。现有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骨龄评估方法直接采用原始空间图像作为网络的输入数据,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空间域图像作为训练样本。本文通过执行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对输入图像进行预处理,提取出丰富的特征集合,获得其多尺度、多方向上的表示。由于骨龄评估任务中标签样例的数量非常有限,将这些特征作为网络的训练数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训练数据不足的问题。将得到的各尺度下的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系数图分别送入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融合不同尺度下的信息,得到最终的预测结果。针对网络模型的设计,本文采用VGGNet作为模型的基础结构,将不同尺度的信息分别送入VGGNet中,形成由多条VGGNet支路构成的复杂网络模型。根据模型支路融合策略的不同,本文设计了两种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基于特征级融合的回归模型和基于决策级融合的分类模型。同时,为了确定最佳的模型结构,对非下采样层数和决策级融合规则等因素进行了详细地分析研究。本文在公共骨龄评估数据集The Digital Hand Atlas上的实验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结果,并且性能优于许多先进的骨龄评估方法。特别是该方法与相应的空间域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平均绝对误差普遍提高了0.1年以上),在该领域的未来研究中具有很大的潜力。
其他文献
图像在现代社会各个领域的正常运转中占领着难以取代的位置,各种成像技术的发展也使得图像的应用愈加广泛,虽然每种成像技术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但也因为存在的问题使得
山水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在隋唐时期开始成为独立的学科,发展到五代、北宋时期到达了一定的高度。山水画主要是以山川自然景观为描写对象,地域特征则对山水画的风格、意境、构图形式、设色等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有着丰富的地形地貌,气候特征以及自然生态环境,因此历代的山水画家都从大自然中寻找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进而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艺术语言和艺术风格。北裕河深厚的文化底蕴,形
视频动作识别是近年来计算机视觉领域研究热点之一。不同于图像信息,视频动作中连续、多变的时空域信息,使得从复杂的交互场景中识别人的动作变得十分困难。为此,本文基于深
电商平台为用户提供多种反馈方式,如评论、标签和评分等。评论作为评分的补充手段,包含更细粒度的反馈信息。商品有大量的属性特征,用户在评论中具体阐述其对商品各个属性的
随着智能机器人在环境感知、虚拟现实、医学诊断、自动驾驶等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对智能机器人环境感知和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拥有单一或单类传感器的系统难以满足机
随着科学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已进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一方面,数据规模、类型、价值与时效的急剧变化,另一方面,模型场景、环境、需求与计算的日益复杂,人类
基于功能化纳米粒子修饰电极的电化学传感器由于制备方法简单、操作性强、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响应时间短、检测成本低等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临床医学、药物分析
如何安全高效地识别个人的身份,是信息化时代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传统的身份识别方法,如身份证、用户名等,存在着容易遗失和泄露等无法克服的缺点,越来越难以满足社会
推进纺织业智能信息化建设不但是国家战略也是行业需求,其中织物疵点的智能自动检测是重中之重,占据重要地位。因其作为纺织业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关系到企
深度估计在很久之前就在计算机视觉中得到很大的关注,到目前为止仍旧是一个有待继续研究的课题,因为深度估计不同于其他的计算机视觉算法,比如目标检测,人脸识别等,只需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