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岩质边坡稳定性及支护技术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genji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边坡稳定性问题是我国在进行基础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一项重大课题。在我国西部地区进行高速公路建设往往因为开挖路堑而形成高边坡。原本处于稳定状态的自然边坡受到人为削坡卸载、爆破震动等影响,临空面又受到地表水侵蚀、地下水浸润等影响后,在结合边坡自身特殊的地质条件,很可能导致边坡发生过大的变形、坡体表面出现裂缝、坡体内部逐渐形成滑裂面,进而导致边坡的稳定性不断降低,最终发生失稳破坏,形成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对岩质边坡稳定性及支护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及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对国内外边坡稳定性研究方法的总结,极限平衡原理用于计算边坡稳定性具有简便快捷的特点,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有限差分用于计算岩土体的大变形问题具有较大的优势,能够对岩体应力、变形特征做全面的分析,能够模拟边坡的开挖、支护过程,对极限平衡法分析边坡稳定性是很好的补充。(2)通过对区域地质特征的研究分析,厦蓉高速湖南汝郴高速十三合同段K62+430-K62+610右边坡地形条件复杂,地质作用强烈,导致边坡岩体破碎、结构松散,在人类工程的扰动下,边坡的稳定性极易降低,逐渐形成滑坡,需进行合理的支护处理。(3)利用极限平衡方法对边坡无支护条件下的的开挖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边坡开挖后在自稳条件下不能满足规范的安全系数最低要求,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对边坡支护措施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算例边坡采用锚索进行支护,锚索间距取3米、长度20米,倾角为45。(4)基于有限差分法对边坡开挖过程中的应力变形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认为:随着开挖的进行,边坡水平位移与铅直位移都逐渐增大。铅直位移在边坡中部是剪切变形引起的,而在边坡坡脚位置是由于开挖卸荷回弹引起的。结合极限平衡分析所提出的支护措施优化方案与边坡塑性区分布情况,采用锚索与框格梁相结合的方式对边坡进行了支护处治,经计算,该计算方案满足其边坡稳定性要求,故最终采用该治理方案对边坡进行治理。(5)由于算例边坡采用锚索与框格梁联合支护的方案,并考虑到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对预应力锚索框格梁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以及最关键的预应力张拉施工做了详细的研究和论述。
其他文献
受益于最近几年来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响应国家节能环保的要求,混合动力叉车现在成为了叉车行业研究的热门课题,国内外知名的工程机械相关公司都在对混合动力叉车进行研究,已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深入研究混合动力叉车可以显著改善叉车的燃油经济性和降低排放问题。本文以校企合作项目某型混联式叉车研究为背景,确定了混联式叉车的结构方案和整车的主要参数。叉车的作业系统是混联式叉车区别于混合动力汽车系统最重要的特征,
新时期党和政府更加关注民生保障,关心百姓的福祉,不断加大对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的投入.如何建立规范的现代公共卫生医师制度、通过供给侧改革引领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日趋重要.
在载人航天领域,舱外航天服是航天员进行出舱活动的必备装备。舱外航天服除了为航天员在出舱活动时提供基本的生命保障外,还应具有很高的活动性能,从而使航天员能够有效地完
鸳鸯湖矿区侏罗系中统直罗组下段砂岩含水层是影响2煤开采的直接充水含水层,根据以往勘探结果,该含水层厚度在区内发育不均,约0~382.65m,平均66.28m,抽水试验所得标准单位涌水量0.0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以及下肢残障人士逐年递增,人们对辅助代步工具的需求也随之增加。智能轮椅作为助老助残类服务机器人的典型代表,引起本领域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通过对智能轮椅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我国智能轮椅机构灵活性和功能多样性仍落后于国外先进技术。本文基于人机工程学,设计了一款结构灵活、功能齐全的智能轮椅,主要对其机械结构进行研究。首先,根据智能轮椅用户的生理及心理特性,.提出轮椅需具备
汽车NVH性能是衡量车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车辆反馈给用户最直接的感受。汽车的NVH性能与动力装置、传动系统装置、车体系统及悬架系统等整车子模块直接相关,其中发动机
涂层具有防腐、耐磨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涂层的力学性能对设备的安全运行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研究涂层的力学性能显得尤为重要,而涂层弹性模量是进行应力应变分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灌溉诱发黄土滑坡愈发广泛。其中黄土-泥流因其持时短、威胁范围广,日益受到关注。本论文通过野外调查、现场试验、室内试验及模拟分析首先总结了该类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