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政审批,顾名思义是指具有行政管制权限的机关、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提出的从事某项特定活动的申请,作出准予或不准予决定的行为。行政审批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名称也各不相同,比较常见的有审批、许可、核准、认定、批准、审核、注册、登记、备案等等,它们的实施主体、审批程序和要素条件等虽有所不同,但究其核心,都具有三个特点,一是面向公众(特定或非特定群体),二是作为某项行为或活动的限制门槛,三是依申请而非主动实施的行政行为。作为政府对经济社会进行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特别是随着政府职能转变,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边界逐渐清晰,精简审批事项、提高审批效率、减少政府干预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公民和市场主体的共同呼声。在此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启动了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改革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极大释放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活力。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综合运用理论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等方法,首先从国外、国内两个方面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成果进行总结分析,认为确保行政审批的设立、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执行、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精简审批环节以及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推动实行服务外包模式等方面都是下一步推进改革可以充分借鉴的地方。然后,重点对重庆两江新区行政审批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发现目前依然存在行政审批权限与自身能力不够匹配、行政审批效率还有待提高、社会组织培育尚待完善、重审批轻监管等问题,并从五个方面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最后,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大力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推动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推广审批电子网络一体化以及构建审管分离的机制等方面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