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员工薪酬差距与公司业绩的实证研究——基于民营上市公司的研究

来源 :南京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ianse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十七大明确提出,各级领导与相关部门需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并重点放在“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同时伴随着社会公众对公司薪酬的关注程度与日俱增,以及关于披露薪酬信息的相关规定与相关措施的完善,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上市公司关于薪酬激励制度的完善。民营上市公司作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发动机,如何提升民营上市公司绩效,提高高管与员工的积极性,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值得深入探讨。   本文从薪酬差距的大小出发,借助07-09三年证券市场民营上市公司的有关经验数据,试图找出该薪酬差距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现有的国内外相关研究大多将重点放在高管人员的薪酬水平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或是高管之间薪酬差距对公司绩效的研究,对民营上市公司的研究较少,而对于公司高管与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对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更少,得出的结论也不一致。针对高管薪酬与员工薪酬差距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然后本文搜集2007年到2009年证券市场上所有A股数据后先运用描述性统计将国企与民企的薪酬差距进行了比较,得出国企高管与员工薪酬差距大于民企,并在此结论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基于07年到09年民营上市公司的数据对民营上市公司高管与员工薪酬差距与公司业绩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得出正相关的结论。再引入二次项得出薪酬差距与公司业绩的关系存在拐点,证明了锦标赛理论与行为理论在民营上市公司都不是完全适用的。最后用07年到09年民营上市公司数据样本中的所有制造业行业样本进行了稳健性检验。本文针对实证结果提出了自己的结论和建议,旨在从关注民生以及促进社会公平公义的角度上尽可能推进我国企业薪酬的筹划制定,尽可能去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并科学地指导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薪酬决策和员工管理。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后,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不仅推动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在稳定就业等社会效益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家族企业作为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经济开始向一体化发展,我国家族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家族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具备独特的优势,必须要改变企业的管理模式,以更好的质量、更优的服务、更低的价格来战胜对手。业务外包,
本文通过有针对性地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资源的配置,建立优秀的创新型师资队伍,开展土木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活动的保障条件、创新活动制度进行建设,完善创新活动实现
松鼠rn人间四月芳菲尽,在云淡风轻、日光和煦的春日,一只松鼠跑入了我的视野,停在海棠树边的水坑旁.rn我正沉醉在天坛公园的海棠树下,海棠花竟相开放,一朵紧挨一朵,挤满了整
期刊
构建“学历学位+岗位技能+职业资格”元素的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将“工匠精神”即精益求精的精神,严谨、一丝不苟的精神,耐心、专注、坚持的精神,卓越的创造精神贯穿于人才培养
本科生导师制是实施个性化教育、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以及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有力措施.但一些地方本科院校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优质导师资源匮乏、师生互动意识淡薄
结合医学本科生的教学实际,通过“科研小分队”的培养模式,旨在提高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和培养科研思维.通过提高文献查阅的能力,组织研读英文文献,成立科研实践小组,鼓励撰写综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技术创新成为企业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在我国现阶段,骨干企业在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方面占据了主导,代表了国家的综合技术创新实力。技术创新管理机制对